当兼职客服,每小时挣350元,不论相貌口才,你要做的仅仅拨打陌生人的电话而已。看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很心动?近日,家住顺德杏坛镇的小刘(化名)就是信了这话,不仅钱挣不了,自己的手机号还因涉嫌电信诈骗犯罪被限制通讯。
7月27日晚上,正在放假的小刘在家刷视频,其中一条视频十分有趣,于是他便在评论区留言。不久,就有人通过视频平台的私聊通道与小刘联系。两人加了QQ好友,对方开始热心地向小刘介绍一份轻松挣钱的兼职客服工作,表示1个小时净进账350元。小刘一听,马上答应了下来。
在对方的指引下,小刘向朋友借来一台手机,在朋友手机上登录自己的QQ,与对方进行语音通话,并打开免提功能。然后,他用自己的手机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两台开着免提功能的手机放在一起,就可以隔空对话。小刘只要静静地等待通话结束,然后再拨下一个新号码就完成“兼职任务”。
过程中,小刘偷听了电话的聊天内容。大致是QQ端的“客服”告诉电话端的“客户”,他的网购快递丢失了,需要进行赔偿。小刘认为,通话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便不甚在意。“你发银行账号过来,删除所有聊天记录、通话记录,互删好友后我就转账过去。”一个小时后,对方“言之凿凿”地表示会给予报酬,小刘信以为真。操作完毕后,小刘却一分钱也没收不到。他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更倒霉的是,8月22日顺德公安民警找上门来,将小刘与好友传唤到杏坛派出所。通过民警详细讲解,小刘才发现自己成了电信诈骗通讯中转站,让自己的手机成为了电信诈骗的作案工具。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小刘的手机号因涉诈被列入黑名单,暂时失去通讯功能,另外与手机号关联的网上支付都受影响。
警方提醒:目前,“两卡”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诈骗分子拿到用于作案的电话卡与银行卡越发困难,于是不断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大量“高薪”兼职广告,引诱大家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工具人”。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广大群众一定要谨慎分辨,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沦为犯罪分子“替罪羔羊”。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