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韶关市文化文物景点管理中心主办“文脉传千年·人生第一礼”系列活动于8月27日-9月3日在韶州府学宫成功举行。韶州府学宫创办于公元1006年,继承着韶关人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见证了千年的历史,选择在这里开展“开笔礼”活动,正是对千年文脉的赓续和传承。
开笔礼活动现场。
据悉,“开笔礼”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礼,这一仪式被称为“破蒙”,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学习国学经典中的道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9月2日-3日,活动为东岗小学、金福园小学、保利东岗小学、执信小学、和平路小学在千年学宫——韶州府学宫定制了六场活动。
东岗保利小学参加开笔礼。
东岗小学参加开笔礼。
和平路小学参加开笔礼。
金福园小学参加开笔礼。
执信小学参加开笔礼。
现场看到,一年级的学生们换上汉服,在礼仪前洁净双手,用澄明的心洁净的手开始庄重的仪式。学生们有序步入韶州府学宫大成殿,在礼仪老师的指导下,对孔子行四拜礼。礼仪老师用朱砂为孩子在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痣”通“智”,意味开启智慧,这又被称之为“开天眼”或“点聪明”,寓意学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在击鼓鸣志环节,孩子们拿起鼓槌,奋力地敲击立在一旁的大鼓,并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击鼓鸣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接着,孩子们启蒙描红,用毛笔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最后孩子们向家长行礼,感恩父母生养哺育之恩,向老师行礼,感恩亲师启蒙教育之恩。仪式结束后,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学生们参观韶州府学宫展览,让孩子从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此外,学生们还能在活动现场体验拓印孔子像,悬挂心愿牌。
礼仪老师为孩子们穿上汉服。
礼仪老师指导学生行拜礼。
礼仪老师用朱砂为孩子在额头正中点上红痣。
孩子们击鼓鸣志。
孩子们体验拓印孔子像。
学生们在表情墙上签名和绘画
主办方表示,通过极具仪式感的开笔礼,让孩子们认识入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是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孩子们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少儿从小懂礼仪、懂礼貌,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尚贤、尊贤、学贤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学习国学经典中的道德价值,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厚植爱国爱家的情怀,走好人生每一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