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补齐短板,阳西举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南方+ 记者

近日,阳西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阳西一中新校区举行,论坛以“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聚焦“百千万工程”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不断补齐教育短板,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相关教育专家到场做学术宣讲,阳西县有关领导,阳江市教育局领导,阳西县教育局领导,阳江一中校友代表,阳西县中小学有关负责人,县教师发展中心有关人员等到场参会。

“这是阳西教育发展的一件盛事。”阳西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阳西一中新校区竣工验收、阳西教育腾飞再添“新翼”的背景下,更需要一场高质量、高规格、广泛参与的教育研讨活动,为下一步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参考。

据了解,阳西一中新校区占地面积395亩,建筑面积93987平方米,共有13栋主体建筑、90个教学班、4500个高中学位,极大改善阳西教育的硬件条件,为阳西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培训中心研究发展部副部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蒋立兵以“从教育方针政策看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为主题,深刻剖析了教育“内卷”、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育分”与“育人”的矛盾、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现、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匮乏等现象,指出当前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德智体美劳”教育发展不均衡、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等问题。

“激烈的社会竞争、传统文化的影响、单一的评价机制、粗糙的教育管理、机构的推波助澜、基教高教的脱节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诱因。”蒋立兵认为,在教育中,要更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此外,蒋立兵还从教育方针政策历史演变历程中,探索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通过对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内涵的回顾,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走向,并为落实教育方针提供了路径与策略参考。

“通过本场教育论坛活动,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更深刻了。”有校长表示,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通过理论的学习对照,让他打开了新思路、树立了新理念,“希望通过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把学生培养成更优秀、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近年来,阳西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2023年完成第一批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县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97.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19%,成功申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顺利完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累计增加学位近1.5万个;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投资6.85亿元新建阳西一中,完善阳西二中建设,2023年高考取得了新突破;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发展,投入资金1.28亿元新建阳西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在校生1500多人,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6个专业;教育队伍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全县提拔任用和交流中层以上学校领导干部136名,新增教师275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深度合作组建阳西县城乡教育共同体,以阳西县第一中学为龙头构建“3+N+X”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育民生公平发展,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心连心共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实践活动,纳入联系服务师生名册的教师共计25人,学生共计921人。

下一步,阳西将进一步抓好教育提质工程,大力实施“新强师”工程,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做大做强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带动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陈晓华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