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凌晨3时30分前后,台风“苏拉”以强台风级别登陆珠海金湾区。作为今年以来广东最强台风,“苏拉”让珠海拉响“红色警戒”,许多人彻夜未眠、严阵以待。对于留守船上的渔民们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夜更是令人心有余悸。
洪湾中心渔港内数百艘渔船停泊。
彻夜未眠
“整夜都没有睡,随时要查看缆绳固定情况。”2日早上9时许,笔者在洪湾中心渔港见到渔民霍永潜时,他刚刚检查完船身和绳索。这艘长约20米、宽约5米的渔船是霍永潜的谋生家当,也是他的“老伙计”,陪伴他出海捕鱼许多年了。
此次台风并非他和渔船经受的第一次考验,但整夜折腾下来仍让他感到十分疲惫。“夜里11点多,风势就大了起来。”霍永潜回忆道,随着狂风夹杂着雨点拍打进船舱,船身也开始摇晃起来。
船内物品早已收拾妥当,唯有船锚和缆绳让他不太放心,“旁边都是渔船,万一缆绳断掉,不论是触岸还是撞到其他船只都很麻烦。”渔港内停泊着500余艘渔船,霍永潜的船只能算是“小个头”,这样有好也有坏,“好处是有旁边的大船可以遮挡风浪,不好的是小船更易颠簸,对缆绳的考验也更大。”
经过一夜台风后,洪湾中心渔港内渔船安然无恙。
为此,霍永潜和船上留守的另外两名船员,夜里几乎是在不间断地检查船只内外,“好在有惊无险,平安度过台风夜。”
向海谋生
相比于本地渔民,来自湛江的渔民伍日贵对台风更多了一份敬畏。毕竟离家较远,出海时的任何意外情况都会让人不安,遇上台风尤其如此。从8月中旬开渔起,伍日贵和其他船员们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接到台风预警时,他们正在桂山岛附近的海域捕鱼,这次进港避风还是他们首次靠岸。
渔民伍日贵在检查船上的机器设备。
伍日贵介绍,平时渔船多为结对出海,两艘船上合计有11个伙计,大家都是湛江同乡互为照应。在昨天的台风夜里,他和另外四名伙计留守两艘船上,各司其职。伍日贵负责照看机器,发动机是渔船的动力源,也是必要时抵御台风的重要手段,需要随时处于能够启动运行的状态。
“也是一夜没睡,担心主机出现故障。”通过一米见方的舱口,伍日贵数次下到主机所在的底部船舱,检查机器运行情况,“比如说出现漏油等,就要立即维修。”风雨肆虐了一夜,伍日贵和伙计们也是随着渔船摇晃了一夜。尤其是在台风登陆时间的前后,风雨急促,船头位置几乎无法站立,好在前期准备充分,渔船和人都安然无恙。
渔民伍日贵在检查船上的机器设备。
随着台风过去,2日白天起风雨已经减弱,渔民们也度过了“危险期”,但今年出海捕鱼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更多未知。“出海捕鱼哪能没有危险,不过现在船上通信畅通,能及时收到预警,安全上更有保障了。”伍日贵说道。
向海谋生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是支撑渔民们风雨兼程的信念所在。
【撰文】林文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