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通风的吊脚楼、每天有人打扫卫生、闲时在运动场里运动、饿了便上山觅食……在位于湛江市麻章区的广东省雷州山羊保种场,这是一只普通雷州山羊的日常生活。
和其他羊相比,雷州山羊体型小、腿较短、毛发短,羊肉吃起来完全没有膻味。目前,纯种雷州山羊没有被完全人工驯化,不像鸡鸭鹅已经拥有完整的一套饲养方法,以及饲料、药品等,因此不能实现完全圈养。作为雷州半岛的特有品种,雷州山羊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好雷州山羊,便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设雷州山羊保种群体
2007年,广东交椅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交椅岭”)承包了麻章区湖光镇群井村附近的山头,用于种植绿化树。“绿化树生长时间需要5—8年,我们便考虑发展林下经济开始养羊,由于羊可以吃树荫底下的草,也可以省点人工除草的成本。”交椅岭总经理彭健介绍。
就这样,雷州山羊开始进驻附近山头。群井村天然适草地面积比较广,各类牧草蓬勃生长,同时,交椅岭在还没开发的地上适当撒一些草种,进一步丰富牧草种类。
随着羊群的规模越来越大,2015年,交椅岭开始进行规范化养殖,并与广东海洋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关系,专家教授团队会定期察看羊的情况并提供技术支持,调配饲料等。2021年7月,交椅岭雷州山羊基地获评广东省级雷州山羊保种场。
大概在几年前,本地不少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雷州山羊与其他羊种杂交。尽管杂交培育出来的羊生长周期快、长肉率高,但羊的品质却因此下降。彭健表示:“作为省级保种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种,我们设有保种群体,这一群体绝对不能和其他羊杂交。”
目前,交椅岭养殖雷州山羊近900只,日常需要六七个人进行管理。其中,作为保种群体的雷州山羊约300只,分为6个家系,包括2个矮脚家系,每一个家系均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每一只羊的生产、生活数据。
“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对于物种的开发与应用远远还没到顶,国家有保种计划,要保存物种生物多样性,留下基因财富。所以我们每一年都会配合进行种质资源普查,进行各种数据分析、登记化验等。”彭健开玩笑说,保种说白了,就是让羊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活着,保持其原本习性。
每日“遛羊”让羊健康成长
在交椅岭雷州山羊基地,羊圈的设计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地板有一定间隙,方便粪便掉落到一层进行收集,发酵后再当作生物有机肥用于基地内的牧草、青菜等。羊圈里安装了环境监控系统,能检测氨气、氧气、温度、湿度等,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清洁。
雷州山羊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8个月,从出生到出栏成长周期为12个月,体重约50斤。母羊生育高峰期一般在春天和秋天,分娩前一个月,工作人员要对羊进行营养补充。一般母羊每年能生两胎,怀孕周期为三个月,平均每胎能产下1.5只小羊。
幼崽阶段和生产阶段,是雷州山羊一生中最需要关注的时候。雷州山羊通常在晚上生产,人工辅助接生能提高山羊的存活率。
“母羊一般都可以顺利生产,但我们要在旁边看着,别让其他羊压到它或者踩到刚出生的小羊。”彭健介绍,“如果不顺产的话,便人工辅助调一下胎位。刚出生的小羊身体虚弱,我们也会冲一些羊奶给它喝,并且要小心它的腿卡入羊舍的间隙。”
羊舍附近设有运动场,由于雷州山羊还没完全驯化,因此几乎每天都要有计划地“遛一下”“跑一跑”。
遇上好天气,下午3时多,牧羊人彭冠儒便会开电动车赶着雷州山羊到附近的山坡上吃草。从保种场到放牧的地方约十几分钟,通常而言,他会和羊群在山上待上几个小时,直到7时多才下山。在山上,彭冠儒要看着羊群不乱跑,不破坏农作物,只要有一只雷州山羊跑了,其他就会跟着跑。
彭冠儒介绍,雷州山羊很聪明也很挑剔,今天吃过的这片草地,明天便不会再吃,要等十几天后长出新草才会吃。
除此之外,养羊还有不少注意事项:在成长过程中,要接种羊三防四联疫苗,预防生病;羊要是吃多了雨后的湿牧草,会产生酸中毒导致胀气,这时需要催吐;雷州山羊以放牧吃草为主,还需要配点玉米、豆腐渣、南瓜之类的食物……一系列操作下来并不轻松,但牧羊人最朴素的愿望便是——希望雷州山羊可以茁壮成长。
南方+记者 林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