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风抢时间,汕头港海关护航辖区企业通关

南方+ 记者

8月31日下午,汕头海关所属汕头港海关关长雷卓田穿上雨衣,拿上手电筒,与该关财务保障科科长吴吉柱等人一起走入风雨中。他们要在台风来临前,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这里是整个停车场最低处的下水道口,此次台风适逢天文大潮,暴雨及高潮位海水顶托,对排水是个极大的考验。”吴吉柱心中焦灼,大家一起撬棍插入下水道井盖,排水通畅后,在场的众人长舒了一口气。

随着超强台风“苏拉”逐渐逼近,广东发布台风红色预警,汕头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一场台风防御战已然打响。汕头港海关谋在前、做在先,紧盯台风路径变化,提前沟通进出口企业,了解企业货物通关计划,统筹关员加班加点为进出境货物办理接单、查验、放行等手续,确保口岸通关顺畅。

“我们要抢抓台风登陆前‘黄金48小时’,考虑到所有困难,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准备,全力保障通关顺畅、保障安全生产。”雷卓田在该关抢险救灾小分队的会议上强调。

货物通关“零延误”

8月31日下午4时,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风雨裹挟,呼呼的风声夹杂着雨水冲进查验平台。此时,3辆满载石膏粉的集装箱拖车,正停靠在汕头港海关查验平台,该批石膏粉重达405吨,是企业急需的生产原料。

“这批货物抵港时间正赶上台风‘苏拉’登陆前夕,如果不能赶在台风影响前提离,将会影响企业到货时间。”汕头市神洲进出口报关报检有限公司报关员陈林伟紧张地说。

风雨阻挡不了海关人的脚步。得知企业困难后,汕头港海关查检科孙楚源和王大平早已在查验平台待命,集装箱门一打开,孙楚源不顾斜入平台的雨水,一步踏进了集装箱内,经过紧张有序的忙碌,这批货物完成查检工作,在风雨中运往企业。

“海关冒风雨保障通关,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看着飞驰而去的集装箱车,陈林伟满脸笑容。

“这两天,我们要尽可能提升作业效率,不耽误企业一分钟,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对通关的影响。”该关查检科副科长郑奕镔介绍,台风天期间,该关根据天气情况,合理配置现场人力资源,提前做好登临监管、货物查检、外勤执法等作业风险研判,畅通关企联络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应急通关方案,在疾风暴雨中做企业的通关守护人。

船舶通关“早当先”

在国际集装箱码头前沿,望着起吊机将南航787轮最后1个集装箱从货轮上卸下,汕头港海关运输工具监管科副科长陈彦彬终于松了一口气。

“台风临近,进境船舶能否及时靠泊顺利卸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陈彦彬介绍,该关提前联系船务公司,了解进出境船舶动态,对船方进行安全提醒,对船舶装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海关高效监管,加班加点完成全部集装箱卸货作业,留出足够时间让我们前往避风港避风。”南航787轮大副杨生胜表示。在掌握该轮抵港时间及避风需求后,该关及时调配一线人员,实行“人等船”模式,在船舶到港后第一时间开展集装箱监卸,并及时为船舶办理结关手续,帮助船舶顺利前往安全区域避风。

保障台风前各环节通关顺畅,未雨绸缪是关键。汕头港海关密切跟进台风“苏拉”的监测预警信息,从船舶进出境环节起,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机制,确保通关服务不断档。

台风来临前夕,汕头港海关党委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全面检查,对监管区内探测设备等进行防风加固,对办公区排水设施提前清理疏通,各科室迅速行动,逐条逐项细致检查除险保安。雷卓田表示,全体关员要坚守岗位,与台风抢时间,做不惧风雨的“守关人”,当好护航粤东外贸蓬勃发展的“守关人”,当好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关人”。

南方+记者 余丹

通讯员 郑奕镔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龙湖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