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月时间相近,为何俄罗斯铩羽、印度成功?

南方周末
+订阅

印度科研人员承认其科技不如美、欧、俄。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求得切实的科技进步,在保证整体60分及格情况下,个别科目得80-90分(譬如登陆月球南极地区),“一招鲜吃遍天”保证自己有竞争力。

美逸君

责任编辑 | 陈斌

2023年8月11日,俄罗斯“Luna 25(月球-25)”探测器由“联盟-2.1b”运载火箭,从阿穆尔州东方航天基地发射升空,16日进入月球轨道。按计划,俄航天希望于21日抢在印度之前,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8月19日14时57分(莫斯科时间) 探测器出现异常、通信中断。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球表面坠毁。

就在俄罗斯的月球探测计划功亏一篑、铩羽而归之后几天,向来被人轻视的印度航天,却取得了成功。

2023年7月14日下午,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从安得拉邦Sriharikota航天中心,用印度自主研发的Mark-3(LVM3)运载火箭,将Chandrayaan-3(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相较俄航天强硬的直航技术路线,印度航天的奔月旅程要小心谨慎得多,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技术路线,每个环节都反复检验、切实可靠之后,才进入下一程序。经过整整41天不断变轨、测试、调整、验证,最终取得成功。

8月5日,四次变轨机动后,“月船3号”进入月球轨道。8月7日,探测器完成首次近月点降轨,降至近月点170公里、远月点4313公里的椭圆形轨道。8月21日,“月船3号”与2019年进入月球轨道的“月船2号”轨道器建立了通信连接。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3日18:04(北京时间20:34),“月船3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的南极附近,印度成为继美、苏、中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实现着陆的国家,也是首个航天器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

8月29日,印度ISRO公布“月船3号”搭载的“智慧号”月球车所拍摄的月球南极图像。8月30日,ISRO宣布:“月船3号”携带的探测仪器,已在月球南极附近表面发现了硫、铝、铁、钙、铬、钛、锰、氧、硅等多种矿物元素,接下来将在该地区寻找是否存在“水冰”。

印度的科学技术积累不如老牌大国。作为曾经超级大国的继承人,俄罗斯实力雄厚,印度LVM3运载火箭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吨,没有俄罗斯“联盟-2.1b”运载火箭的同项能力2.35吨大。且由于2008年的“月船-1”探测器任务部分成功,2019年的“月船-2”任务基本失败,使其更加小心谨慎。毕竟,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印度的科研经费、航天预算都不宽裕,要尽可能避免浪费。

反观俄罗斯,他们自恃理工科过硬、航天科技老底子厚实,火箭推力也大,采取了美国“阿波罗登月”强硬的最短距离直航路径,短短几天时间,就一口气把探测器直接推到月球轨道,测量、调整、准备都不是很充分,就企图抢在印度之前登陆月球南极,欲速不达。

在此轮月球探索竞赛中,印度表现得沉稳、务实、谦虚、谨慎,但其取得的成果却可圈可点。印度航天专家承认:他们与美国NASA没法比。因此“月船3号”以惊人的7460万美元低价,远低于美、俄的登月成本,取得了“穷人航天”成果,虽其科技水准尚有差距,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但确堪称另辟捷径。

需说明:美国重返月球“Artemis Program”项目单个航次规划成本10亿美元,是项目总成本。而印度“月船3号”的7460万美元仅仅是探测器成本,若加上运载火箭、探测与操控等,全项目费用估计不会低于2亿美元。

近些年来,莫迪政府在航天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主要有以下原因:

市场化运作。莫迪政府任内,对印度航天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由私企承包重点科技研发,引入竞争机制,减少了官办航天的官僚作风、漫不经心、浪费习气,不但保证了研发进度,而且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科研水准。

放平心态。印度科研人员承认其科技不如美、欧、俄。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求得切实的科技进步,在保证整体60分及格情况下,个别科目得80-90分(譬如登陆月球南极地区),“一招鲜吃遍天”保证自己有竞争力。

相较而言,近些年俄罗斯在航天领域有心浮气躁现:陶醉在1950-60年代,在第一梯队与美国竞争,甚至在某些时期某些科技方面曾领先的历史荣光旧梦中,而不愿接受目前已落到第二梯队、与印度竞争的落寞现状(事实上,2022年印度GDP总量以3.38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五位,是俄罗斯2.21万亿约1.5倍以上)。他们在有限资源下希望“弯道超车”,结果却翻了车。

就如古话所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Luna 25”项目已从2019年推迟到2023年,此次失败更重创了俄航天的月球计划,可能使其整体进度再推迟4-5年。以前一直被轻视的印度航天,胜出了这个回合。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