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佛山一大批多功能、高颜值的学校集中“上新”:不仅迎来佛山华英(高明)学校、桂城龙湾实验学校等新建学校,以及西樵镇中心幼儿园启沅分园、顺德区伦教街道伦宝幼儿园等新建幼儿园,也将启用佛山九小普君校区等新校区。佛山首家15年一贯制港澳子弟学校也将于9月正式开学。
教育是民生之首,学位建设是重中之重。为适应学龄人口增加趋势,满足市民群众对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佛山坚持早布局、早谋划,着力解决公办学位供给不充分、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多措并举增加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供给。
“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约47万个,其中通过实施新改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约27.9万个;通过“民转公”和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约19万个。今年上半年,佛山大力推进学位建设,已有机关幼儿园东平园、禅城誉雅幼儿园等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9月,佛山又将有34个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项目投用,新增学位超4万个。
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学子进行课堂体验。
新校扩容
学位建设跑出“加速度”
1月5日,《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全面谋划部署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个重要文件。
好学校是实现优质均衡的基础。“五好教育”首要提出让“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全面打造书香校园、美丽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儿童友好校园,构建公办强校发展新格局,办好每一所学校。
今年9月,佛山市第九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近千名学子将在普君新校区开启新学期。这所新建校区不仅配备了游泳馆,还建设了体育馆、饭堂、200米跑道运动场、报告厅、实验室、美术室、科学室、合唱室、舞蹈室等,并配备了冷暖空调、午休折叠床等设备设施,为学生带来舒适的学习与休息环境。
佛山市第九小学普君新校区。
南海区西樵镇樵山小学以高质量智慧校园体系,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学校,包含五栋六层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共设有127个场室,包括活动场室24个,功能场室21个,教师办公室21间,会议室5个以及报告厅、星河剧场、未来农场、云谷泛在学习社区等智能课程空间,可提供54个班、2430个优质学位。
全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也在不断扩充。由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处全资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伦宝幼儿园将于今年秋季开园,办学规模为18个班,提供学位540个。作为杏坛第一所公办幼儿园,杏美第一幼儿园落户顺德高新区,总投入1300多万元,共开设18个班,可提供540个学位。
8月21日上午,西樵镇中心幼儿园启沅分园举行揭牌仪式,将于2023年秋季正式开园,可同时开放18个课室,提供超540个优质学位。自此,西樵镇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1+7+N”的格局已经覆盖多个村居,实现了家门口就有好幼儿园的良好生态,惠及3000多名幼儿。
西樵镇中心幼儿园启沅分园揭牌仪式。
“中心幼儿园启沅分园揭牌启用,是简村人民梦寐以求的幸事,小朋友能在一个按省级标准设计的园内学习和活动,并配套优质教育集团教学,在家门口就有如此高端优质的幼儿园,这就是美好教育缔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家长张先生说。
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学位保障是关键。为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佛山频出关键硬招。
作为广东省第一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面对人口流入加速、生育政策、户籍制度改革、广佛同城化等叠加影响,佛山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学位建设纳入教育民生工作之首,开启五年一周期的学位建设攻坚行动。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十四五”以来,佛山市重点教育民生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家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据预测,2023年是入学高峰年,为做好学位供给保障,2021—2022年,全市已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约28万个。其中,通过新改扩建公办学校新增8.8万个,“民转公”新增4.5万个,政府购买民办学位14.7万个。
名校辐射
优质资源就在家门口
“华英来到高明办学真是太好了,学校各方面都很完备,孩子成功抽中华英,我感觉很幸运。”新学期来临,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即将投入使用,提前参观学校后,家住高明的石倩欣对孩子马上要入读的这所新学校更有信心了。
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
佛山市华英(高明)学校是佛山市教育局和高明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备忘录的重点项目之一,从去年3月份开始,高明华英项目从动工到竣工,只用了280多天,创造了“高明速度”。
据华英(高明)学校校长陈佛新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学校将迎来首批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共800人,后续计划投用36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办学硬件设施。此外,华英(高明)学校已组建起50人的教师队伍,硕士研究生占比过半。接下来,学校将打造一线名师工作室,对标最优最好,奋力跻身佛山教育第一方阵。
学有优育,学有优教,就是要让教育公平且有质量,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教育发展的红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已成为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有效地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的重要抓手。
佛山充分发挥市属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除华英学校外,另一所市直属学校佛山一中教育资源也将引入顺德,市区共建的佛山一中顺德学校即将落地顺德区乐从镇佛山新城,办学层次为完全中学,办学规模为102个班,助力佛山新城打造教育高地。
同时,各区也注重借力名校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发挥名校、名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助力。
在开学前,大沥引入“石门”品牌,新增石门大沥小学、石门大沥初级中学2所“石门系”公办学校,是大沥镇教育从“学有所教”大步迈向“学有优教”的里程碑,两校将在石门中学引领下深入打造“小-初-高”十二年一体化培养体系。
大沥镇石门大沥初级中学。
作为南海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托管型成员校,龙湾实验学校的管理团队主要来自南外,学校也将依托南外多年来的办学优势和经验,实现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联动、互补、共享。此外,龙湾实验学校还将着力于课程建设和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学生发展的多元路径。
让每个孩子“近”享优质教育,是每个家庭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近年来,佛山“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教育投入,突出优质均衡,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辐射引领等新举措,充分挖掘学校(幼儿园)发展内涵、培育学校特色亮点,加快建成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育人模式科学、办学成效明显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教育是满足市民基本需要的民生工程。百姓需求的难点和痛点,始终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大学位建设力度,制定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加快“教育共富”的脚步,推动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南方+记者 王雅铄 蒋晓敏 朱苏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