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为进一步筑牢全体教师思想防线,让清廉之风沐浴师生、让清廉之气浸润校园,8月31日上午,东莞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2023年秋季开学师德第一课和教师宣誓活动,为此特别制作“同上一节师德课·我为什么当老师”之“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视频,全市10万教师共同观看,开展相关大讨论。
本期视频以“守教育初心,筑师德底线”为主题,围绕如何理解廉洁文化进校园、遇到违反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如何处理、如何践行廉洁文化进校园等话题展开。首先,以常平镇桥梓小学为案例,深入探究学校“莲文化”,阐述学校巧妙将“莲”的清雅高洁融入办学理念,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桥头镇中心小学教师邵焕娣、黄江镇第二小学教师骆嘉琳、谢岗镇中心小学教师李玲玲,受邀参与研讨交流,阐述各自对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思考。
点击下方链接回顾视频直播▼
关注一:
如何理解廉洁文化进校园?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和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治教育,从小根植敬廉崇洁理念的重要举措。老师们如何理解廉洁文化进校园?
走进常平镇桥梓小学,深入探究学校“莲文化”
骆嘉琳引用《论语十则》中“吾日三省吾身”故事,她认为,“一日三省”体现的是自律精神,而推动廉洁文化进校园,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外,还是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
“廉洁自律,贵在廉洁、难在自律,这就要求我们‘三省吾身’,不被不良习气侵扰、不让私心杂念丛生,努力做到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教育,保持一颗真诚敞亮的平常心,扣好廉洁从教的‘第一粒扣子’。”骆嘉琳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李玲玲用自己给学生上课的例子给出了答案。她表示,《墨梅》这首古诗,表面上夸赞梅花不求人夸,只把清香留给人间的美德,实际上以梅花自喻,表达高洁的人生态度和不媚世俗的情操,由此她引导学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认真做事、诚实做人。
“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真诚的眼神,也会引发自己的职业思考,廉洁从教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师生关系体现。”李玲玲直言,要学生做到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自己做到了,才更有底气身体力行,为孩子做表率。
桥头镇中心小学教师邵焕娣
教师廉洁从教,表现为教师的高度自律、美好的师生关系,邵焕娣则补充认为,廉洁从教还表现为健康的家校关系,不能存在利益输送。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二十出头,年轻面薄,不懂拒绝,有家长悄悄在教室外塞东西给我,我几番推脱不下,又怕孩子们看到不好,只好匆匆收下,但是我心里明白这是不可以的。于是晚上我就去这个孩子家家访,向家长明确表态自己立场,把礼物亲手还给家长。我庆幸当年就有此觉悟,不然也很难成为一名有底气的班主任。”邵焕娣直言。
关注二: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如何处理?
每一年,教育部都会通报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目前累计曝光13批93起,其中不少涉及廉洁从教案例。这些典型案例的曝光,彰显党和政府对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严明底线红线,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的坚决态度,也给老师们敲响警钟。面对同类性质的问题,老师们如何抉择坚定立场?如何应对?
老师们研讨交流
邵焕娣从最常见的家长宴请送礼问题着手,分析背后的原因,家长希望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照顾关爱他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家长,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处理办法。
首先,是委婉地拒绝并表示理解;其次,趁机与家长在电话里做一次深入沟通,了解需求,分解家长的焦虑;第三挖掘该孩子的优势与有待进步的地方,为家长在日后的家庭教育中明确方向和指引,也通过这样的互动往来,建立与家长的信任感;最后,对家长表示感谢,并建议以后不要再提出宴请或送礼的想法,这样大家都不会为难。
“以上的四个步骤真的很有效,为此我会特别注意在班级群沟通或家长会上,尽量兼顾所有学生,反馈给家长积极的信息。”邵焕娣表示,当你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时,家长一定能感受到。
谢岗镇中心小学教师李玲玲
针对有偿补课、包括校外机构找上门推荐学生等行为,李玲玲认为,遇到这类情况,其实接不接受、参不参与往往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如果老师们珍视自己的职业,建立自己的工作原则,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正如玲玲老师说得,拒绝的主动权其实是在老师个人。”骆嘉琳接着补充,选择了当教师,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都会认真思考未来要走的路,教师肩负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生活却是在平平淡淡中度过,“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坚定初心,成为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师益友。”
关注三:
如何培养崇廉尚俭的谦谦君子?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莘莘学子的引路人。廉洁从教既要求老师涵养高尚师德,营造“崇廉、奉廉、赞廉”的教育氛围,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公民道德和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崇廉尚俭的谦谦君子,老师们又有哪些经验?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大朗中学校长刘秋燕
视频中,李玲玲分享了学校的做法,谢岗镇中心小学打造“绿教育”品牌,学校会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崇廉尚俭,比如开展“变废为宝,绿色生活”“节水省电,珍惜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节俭的意义。此外,学校还在周边社区黎村建立了校外劳动基地——绿韵农场,通过热火朝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除了活动育人,邵焕娣觉得班级文化建设也是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桥头镇中心小学主打“荷品教育”品牌,紧扣学校特色,她把班级取名为“爱荷一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作用。
比如,学生之间免不了攀比心理,还有浪费、不公道行为,她就制廉洁故事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并通过带领孩子朗读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爱国爱家等朗朗上口的廉洁诗歌,提升孩子对“廉洁”的感悟和理解,让廉洁文化教育滋养学生心灵。
作为一名小学道法教师,骆嘉琳则从课程角度,阐述如何将廉洁教育润物无声融入课堂。比如在上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时,她会以“曾国藩的优秀家风小故事导入”;之后,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收集和整理的学习成果,交流对《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内容的感悟和启示,强化对廉洁家训的引导;第三步结合《“七一”廉洁家风故事展演——说说我的廉洁故事》视频,引导学生明白优秀家风的重要性。
黄江镇第二小学教师骆嘉琳
此外,还会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对家里的长辈进行访谈,进一步强化好家风的影响,让廉洁文化更广泛、更深入地在校园和家庭弥漫。
值得一提,在我们身边不乏一批又一批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爱教爱生的优秀教师代表,但也不能忽视,仍有极个别教师怀抱侥幸心理,试图触及师德红线,需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视频最后,本期视频串讲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大朗中学校长刘秋燕呼吁老师们,要常修为师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为建立和谐纯粹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关系,尽一份责、守一道关,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环境,做推动东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映日芙蕖。
【统筹】王慧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拍摄】南方+记者 孙俊杰
【海报】袁永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