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管理经营数字化,智石开这么做

南方+ 记者

国内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与智石开工业软件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端到端的整车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以项目为核心的整车研发全过程管理。同时,在汽车零部件研产端也完成了突破,实现研发过程与产品数据一体化的国产替代和深度应用,为其数字化转型架起“高速路”。

东方雨虹则在智石开研发创新管理平台的加持下,研发整体效率提升30%+,业务流程电子化覆盖70%,数据交互错降低70%,数据一次准确率达到99%以上,变更执行效率提升30%以上。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进入数字化的快车道,国产工业软件的数智化创新正逐渐成为关键驱动力。2022年3月,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事业部的基础之上,正式组建面向工业企业研发领域提供数智化服务的控股子公司智石开。

智石开专注研发管理工业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营销、交付、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经营,帮助中国制造企业深化企业技术力、创新力、管理力、发展力,以此推动其走向世界。

当前,互联网平台、制造业领军企业、科技公司三股力量沿着不同的路径,深入制造业工厂,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石开总裁王健近日在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智石开从管理软件用友孵化而来,相比之下,看问题会更体系、综合性更强,“比如说看我们管理系统需求最迫切最旺盛的是最高层,他们从整体上看企业管理的,而不是仅仅聚焦在某一个岗位”。

出于对数字化的重视,大企业也逐步成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团队,甚至部分企业的数字化团队还独立出来,实现对外赋能。王健说,智石开和各大企业保持着友好合作,它们往往有着规模不小的数字化团队,数字化能力也非常强,而用友可以提供诸多公用产品和基础能力,为客户搭建平台,“比如说,平台中的不少能力组件,如数据应用、业务中台等等,我们有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客户在此基础上做他们个性化所需的部分”。

在王健看来,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竞争但更有合作,他举例说,东北一家大型央国企,一开始也组建了自己的数字化团队,想所有的业务都自己做,甚至连ERP都自己做,把原有的ERP厂商当做竞争对手,但他们发现,后续很难长期坚持做下去,因为其中对新技术的理解、资金的投入都很难跟上,于是又转头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

近年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信创产业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对此,王健认为,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是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而从厂商的角度,还是要多练内功,将产品打磨好,经得起客户实践检验,尤其是大型客户的检验,如此才会获得信任感,“这几年国内厂商相比几年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设计、管理软件等方面,内功可以和国外不相上下,甚至还有长项”。

按用途分类,工业软件分为信息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类,王健说,相比之下,中国在发展信息管理软件有较强的优势,回顾20年前,国内核心高端市场都被国外软件占据,国内一些重要领域的企业也都是用的国外的,国内软件厂商几乎没有话语权,但随着国内软件厂商的逐步追赶,已经实现了部分替换。

相比之下,生产控制、研发设计等领域的工业软件,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王健认为,要实现赶超,还是要沉下心来做投入,如果投入不够,做的产品就是“技不如人”,但相关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依然非常有限,与国外的差距实际上有拉大的迹象。对此,政府也需要予以专项支持。

“目前来看,国家对数据库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就非常大的,一些超大型企业,使用自主可控软件已经成为必选项,我相信,未来国产工业软件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王健说。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