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黄泥坑村乡村小溪忘忧乐园。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肇庆市广宁县螺岗社区黄泥坑村内,屋舍外墙刷上二十四节气卡通墙绘,一旁的乡村小溪忘忧乐园流水潺潺,游人乐而忘返……
在远处的东方红村,食用夜兰花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散发阵阵浓郁花香,同村的棚通黑马鹅养殖基地里鹅苗健康成长……
近年来,
广宁县螺岗镇坚持“强镇带村”,
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让乡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
一起来了解一下!
乡村美
人气旺
走进螺岗社区黄泥坑村,
从前杂草丛生的黄泥地,
如今已变成绿草繁花环绕的
乡村小溪忘忧乐园,
一旁还有村民谈家常事、
游客休息歇脚的小广场,
村中更有新墙绘。
这里,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
驻螺岗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云飞:
螺岗社区黄泥坑至水劣洞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是螺岗镇打造“绿色生态山水竹乡农旅小镇”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依托“书记项目”打造的黄泥坑村忘忧乐园依山傍水,两岸河堤由鹅卵石铺就,整洁而亮丽,一改当年黄泥堆满地的情况。
螺岗镇是广宁县第一个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书记项目的乡镇,
也是广宁县创建省级人居环境
整治示范镇。
其发挥“强镇带村”作用,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一定成效。
乡村美起来,也带来旺盛人气!
忘忧乐园旁经营餐饮店的村民 林定洲:
自从村里变漂亮后,我们的生意都好了很多。
△图源 广宁融媒
随着村庄风景越来越美,
进村游客越来越多,
便利店、农特产销售店等商铺
也在周边陆续开了起来。
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
到黄泥坑村游玩人次超5万,
为螺岗镇乡村游打开知名度。
农业强
百姓富
在螺岗镇群力村内,
利用撂荒地建成的
夜兰花通用厂房示范基地
已种满食用夜兰花。
这片土地由村委会统一流转,
再由镇村平整土地,并建设基础设施,
随后统一流转给经营户集中经营,
堪称可“拎包入住”的
农业版“通用厂房”。
△图源 广宁发布
“通用厂房”有了,
怎么让经营者“拎包入住”?
↓↓↓
螺岗镇积极动员群众,
以村集体为主体,
利用辖区内闲置地带头种植夜兰花,
全力扩展镇域夜兰花产业种植规模。
同时,通过组织产业推介会、
基地考察、种植培训班等方式,
发动村集体、党员带头推广夜兰花种植。
目前,已带动超50户种植,
扩面约100余亩。
△图源 广宁发布
在螺岗镇,
夜兰花种植面积已达450亩,
不仅让螺岗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还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图源 广宁发布
此外,螺岗镇还因地制宜,推动6个行政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目前,3个行政村被评为“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行政村均已至少建成1个村级农业产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包括螺岗社区深坑螺养殖示范基地和韭菜花种植示范基地,东方红村夜兰花种植基地和黑马鹅养殖基地,螺源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夜兰花种植基地和退役军人创业基地,群力村食用菌和夜兰花种植基地,高坪村南姜种植基地以及大塘村南姜种植基地。
从“土特产”到螺岗品牌,
螺岗镇秉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的理念,
促进螺岗特色农产品不断提质增效,
努力实现农户增收、产业兴旺的共赢局面,
让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图源 广宁发布
举措新
乡村兴
除了打造农业版“通用厂房”
这项农业发展新措施,
螺岗镇还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发布《地方特色产品螺岗夜兰花》
《地方特色产品螺岗韭菜花》团体标准,
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加快推进螺岗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擦亮农业产业的品牌名片。
△韭菜花。图源 广宁发布
同时,
螺岗镇还积极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
设计与工艺美术学院举行党建结对共建活动,
构建“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资源共享、
人才共兴、发展共赢”的党建共同体。
△图源 广宁团委
今年7月,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60多人到螺岗开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打造螺岗镇乡村人文视觉系统,
开展美化乡村墙绘、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
乡镇宣传片拍摄等活动,
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图源 广宁团委
螺岗镇相关 负责人:
螺岗镇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盘活旧学校和旧民居建设用地资源,引进农产品食品加工厂,打造一二三全产业链。此外,我们还将加快对接促成各类种养农副产品进驻红海商城,加强与“菜篮子”配送中心的沟通合作,逐渐打通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并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打造农业品牌标签,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当前,
肇庆市广宁县螺岗镇正以“强镇带村”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幸福图景,
将触手可及!
来 源: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广宁发布 广宁融媒 广宁团委
编 辑:莫莎 王晓婷(实习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