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铺就的路面宽敞平坦,标志标线清晰分明,亮化、绿化等设施一应俱全,公路两旁的青山、绿水、田野、屋舍相映成趣,宽敞、安全、舒适、美丽的路域环境让人惬意……驱车畅行在海丰县城北四环路上,令人心旷神怡。8月28日,海丰县城北四环路正式通车。
海丰县城北四环路正式通车。
海丰县城北四环路建设工程位于汕尾市海丰县海紫路至莲花大道段,途经城东镇和海城镇,为新建市政道路,是海丰县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投资概算4.42亿元,路线总长4.471千米,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机、非、人”分离的公路,设计速度为50km/h,道路征地红线宽90米,建成道路宽50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涵洞、排水、给水、照明、通信、电力、燃气、绿化工程等。该项目于2022年6月正式动工,历经14个月连续奋战正式通车。
统筹布局,铺就“民心路”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海丰县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建设,始终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道路建设与民生保障同频共振,加速打造外联内畅的区域交通脉络,倾心尽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海丰县城北四环路正式通车。
自海丰县城北四环路建设工程被确定为海丰县2022年十大民生项目以来,海丰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县城北四环路建设工程对带动沿线乡镇、强化区域联系的重要作用,视公路建设为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村组群、广播、进村入户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北四环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征地拆迁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宣传到村、到户,凝聚共识争取群众支持。同时,采用县委、县政府督导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督查等方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海丰县人大机构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城北四环项目挂牌成立人大代表驻重点民生项目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监督作用,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的创新举措,进村入户,及时回应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消除群众的疑虑,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北四环路建设。
同时,多次组织人大代表现场督促,查看施工现场,对照施工图纸,了解进展情况,跟踪监督推进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为推进北四环项目顺利建成通车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攻坚克难,打通“幸福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动脉”,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海丰县城北四环路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然而,万事开头难,建设项目一开始,业主单位海丰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丰投控”)就遇到了难题。
项目计划中的道路起始点定在广东省娜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方,这里地形复杂、墓地极多,不仅有一座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小山坡、一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鱼塘,还有48个坟墓需要挪迁,涉及12个家族,拆迁沟通非常困难、烦琐。
面对重重难关,海丰投控积极对接县、镇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短短几周内就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开展起始点清表工程,正式拆除仅用了一周时间,前后总耗时不到一个月,为县城北四环路建设项目赢得“开门红”。
海丰县城北四环路建设项目所经地区属滨海丘陵地区,路线沿线林地多、果园多、鱼塘多、墓地多,存在多个宗族墓群,超过500个大型坟墓,甚至有一座千年古坟,涉及海城镇、城东镇、可塘镇等多个镇11个村,还涉及海城、城东两镇历史遗留争议地3万多平方米,清表工作极为艰难。
除此之外,项目开工时还遇上2022年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大暴雨,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受暴雨影响,2022年有效施工日期仅剩3个月,再加上持续高温,施工条件极其艰难,存在工程体量大、保通压力大、管线迁改多、协调任务重和施工时间紧等众多困难。
海丰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梅唇介绍北四环路建设情况。
海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推进,县领导多次深入工地现场,仔细询问工程进展情况,着力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各地各单位组成工作队,抢抓节气,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步伐。
其中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坟墓迁移是难点,也是重中之重。工作组开展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对全线坟墓进行精准摸底,详细了解、登记需要迁坟的数量和具体位置,确保不出现错登、漏登情况,积极配合群众做好服务,结合群众意见选取坟山安置用地,针对迁坟群众的合理性要求帮助其解决困难,最大程度争取群众配合,以最快速度完成迁移工作,共计3552座坟墓得到妥善安置。城东镇、海城镇力排各种困难,加快推进征地工作,签订征地协议,如期完成征地任务和清表工作。
此外,该道路沿线水系较为发达,河流、沟渠纵横交织,为满足农田灌溉和维持原有农、林、水布局,路线中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桥梁和涵洞。
针对该难题,海丰投控在路线中设置桥梁两座,分别为龙津河中桥、河灌溉渠小桥,总长度超过120米。桥型及布孔方案的选择根据行车、泄洪、灌溉、通航以及地形、地质、水文、河床特征、桥位处的高程等条件,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要求确定,桥梁的结构型式在力求统一、降低造价、便于施工的前提下,也注重桥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
海丰投控紧靠海丰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狠抓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和进度,定下2022年国庆前完成2公里的通车任务,2022年底完成全线4公里的路基贯通,2023年6月份完成全线通车的目标,制定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程量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分解到每项工程、责任班组和责任人,做到环环相扣,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好天气加班加点、昼夜鏖战,使用“白加黑”模式,两班倒、三班倒,甚至24小时施工来赶进度。
同时,海丰投控成立专班,对公路进行再研判,做出倒排工作计划,做到每一天一会商,每一周一小结,每半个月重点研判一次。海丰投控班子成员经常来到现场,检查安全防范措施和施工进度,严格把控各环节,抢抓黄金施工期,最终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便民助民,通向“致富路”
“新建成的北四环路非常宽敞,行驶起来也很平稳,道路的绿化、亮化也做得很好,晚上行驶也不用担心路面看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解决莲花山片区的堵车问题,以后上班可以节省十几分钟,方便多了!”望着正式通车的县城北四环路,市民陈先生高兴地说。
打通的是路,贴近的是心。海丰县城北四环路的建成启用,将实现海紫公路与莲花大道、潮惠高速海丰和海丰西两个互通口互联互通。该路也是海丰县生态科技城和海丰县教育园区的交通枢纽,对进一步优化完善海丰县城交通路网体系,改善城市通行环境,推动海丰县城道路整体提升建设意义重大,不仅缓解整个片区交通压力,便利群众出行,更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公路带来了人气,聚起了财气。北四环路的贯通将打开海丰经济发展新局面,是海丰县城扩容提质迈出的关键一步。随着道路通车,将会有效引导车流快速到达莲花山景区,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北部“产城融合发展区”开发建设步伐和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其中,海迪时尚美都便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融湾的重要产业载体,改项目毗邻海丰高新区主干道路北四环路,项目内纵路直达三环,随着北四环路的贯通,该园区距甬莞高速仅2.1公里,无缝连接湾区,这对即将进驻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便利。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约750亩,是以打造美妆、服装、鞋帽、箱包、家纺、珠宝首饰为主的时尚产业集聚平台,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310家制造类企业、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达产后年产值超26亿元。
北四环路是海丰县唯一实现汽摩分离的高品质道路,整条道路行车舒适、平稳、便捷、连续,路面整洁、美观,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质,打通了群众出行路,也畅通了广大市民的心。海丰投控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围绕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靶心”,继续用实际行动畅通城市道路,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记者 郭杨阳
通讯员 曾国明 吕嘉宇 屈胜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