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回来了!输血超6万毫升的羊水栓塞产妇获救!医生:五类孕产妇高发→

健康广东
+订阅

突发意识障碍

术中大出血

心脏骤停

……

羊水栓塞究竟有多凶险?

近日

#产妇羊水栓塞输血超6万毫升被救#

登上热搜

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一起来看看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据新华社消息,8月6日下午,广西南宁一位高龄产妇王女士(化名)转送产房时突然抽搐出现意识障碍,陪护的医务人员马上察觉到可能是发生了羊水栓塞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马上启动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预案,一进手术室便开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一边是紧急剖宫产手术,及时将胎儿娩出;一边是同时进行不间断胸外按压,以实现心肺复苏。

“要达到有效的按压,一个人坚持几分钟就会力竭,需要另一名同事立马接上。”该院产科主任孔琳回忆道,当时有5名医生“无缝接力”坚持了约90分钟,“不能停下来,因为心脏停跳会导致脑部缺氧,缺氧几分钟就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

胎儿成功快速娩出后,产妇的情况十分危险。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同时紧急联系南宁中心血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请求支援。

抢救中,为产妇进行6次共计6.75万毫升的输血。据悉,这相当于337人单次200毫升献血量的总和,约合17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抢救中输了6.75万毫升的血,图为现场使用后的血袋(新华社图)

8月7日10时,在两家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王女士各项指标开始逐渐好转;7日19时许,王女士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终于转危为安。30多名医务人员连续奋战近27个小时,换来母子平安。

羊水栓塞

为何会如此凶险?

专家介绍,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中的有形物质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能造成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甚至猝死,发病率约1.9/10万~7.7/10万

尽管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不高,但它的死亡率高达19%~86%,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也被称为“产科死神”。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对于改善母胎预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羊水栓塞抢救的最大难点是无法事先预防——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任何产妇都有可能发生,即便是产检一切正常的足月孕妇,都有可能突然发病

且发生的时间也无法预测,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产后,大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前2小时内及胎盘娩出后30分钟内

尽管羊水栓塞病情没有前期征兆,但它的发生还是更倾向高危人群,专家表示,下面这些人群更易发生羊水栓塞:

高龄产妇: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年龄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生产次数多的产妇:生产的胎数越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概率越高;

胎盘早期剥离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胎盘早期剥离,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经由胎盘静脉进入母体血液的可能性会增加;

胎死宫内的孕妇:胎儿死在子宫内的时间越久,发生羊水栓塞的概率越高;

有胎儿窘迫的情况:发生羊水栓塞的概率也比较高。因为胎儿发生窘迫时,羊水内常有胎便,此时产痛通常都很强烈,较易发生羊水栓塞。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央视新闻、新华社

编辑:方洪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