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精神
全身心投入党的活动、不懈地与恶势力作斗争、逆境中仍不屈不挠的坚贞革命精神。
思想受到启迪
韩盈,1901年生于广东省遂溪县遂城南门圩。父亲韩义,母亲郑氏。在他10岁时,父亲和哥哥相继病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全靠舅父郑赞卿接济。不久,母亲改嫁,他便跟随舅父过活。舅父送他进遂城小学读书。他学习非常勤奋,深受老师器重和同学们的爱戴。1919年五四运动后,进步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相继传入遂溪。韩盈读到这些刊物,思想受到了启迪,眼光开始由课堂转向社会。
领导学生运动
1920年秋,韩盈负笈广州,就读于广州铁路专门学校,与同学杨石魂结为挚友。两人常在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开始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当时铁路专门学校的活跃分子。
1922年3月,韩盈在广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经常与彭湃、谭平山、张太雷、阮啸仙、杨章甫等人一起活动。这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飞跃。翌年夏,韩盈和阮啸仙、刘尔崧等人发起组织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广东新学生社,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接着,他又与黄学增等人在广州长塘街成立“雷州留穗同学会”,组织雷州旅穗学生和进步青年,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他很快便成为广州地区青年学生运动的领导成员。
韩盈在穗求学期间,曾多次奉命返回南路,到北海、防城等地秘密开展学运和宣传孙中山的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北海贞德女子学校读书的钟竹筠(又名钟祝君)。他们是同乡,在革命工作中,他们彼此交流思想,互相爱慕,逐渐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遂于1925年春结为革命伴侣。此后,钟竹筠在韩盈的帮助下进步更快。不久,她参加广州农讲所第四期学习,成为广东南路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到雷州半岛开展革命活动
1925年6、7月间,韩盈受中共广东区委和共青团广东区委的派遣,回到雷州半岛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当时,雷州半岛正处于反动军阀邓本殷的黑暗统治之下。韩盈刚回到遂溪,即被反动派通缉。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韩盈仍然机智勇敢地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首先到反动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遂溪县第六区开展工作,与黄广渊、苏天春、薛文藻等人创建了共青团雷州特别支部,并健全了其外围组织雷州青年同志社。此后,雷州特支在韩盈的领导下,成为雷州半岛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1925年秋冬间,共青团雷州特支在遂溪县第六区组织成立了海山、敦文、乐民、余村、调神等乡农民协会和一支70多人的联乡农民自卫军,并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乐民分社和纪家分社,同时还在海康县的第一、二、 三、四、六、八区组织了40多个乡农会,农会会员达3000多人。同年底, 韩盈和黄广渊、彭刚侠等人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南下讨伐反动军阀邓本殷,收复南路和琼崖,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反对邓本殷的斗争。派人打入敌军内部,进行策反工作。由于韩盈等人的努力,结果争取了蔡春霖部2000多人脱离邓本殷,大大地削弱了反动军阀的力量,为革命军收复南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领导南路革命运动
1925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成立,韩盈任特委委员。1926年1月10日,他主持召开遂溪县人民代表大会,在会上宣传农民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公开宣布 “政权归诸人民”,并提请大会通过了“裁撤各区保卫局,将所有款项拨给农民协会支配”等议案。会后,他带领颜卓、薛经辉等人深入遂溪城附近各乡村宣传发动群众,在沙坡、坑里园、南和、欧屋、桃溪、东圩等乡成立农会并组织2000多名农民到遂溪城游行示威,向县政府请愿,抗议土豪劣绅敲诈勒索,反对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逼使县长伍横贯承诺减免煤油税、禽畜捐和屠宰税等。
1926年春,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在梅菉成立,黄学增任主任,韩盈任书记,钟竹筠等为干事,统一领导南路地区的农民运动。同年3、4月间,韩盈和黄学增、杨枝水等人一起研究,决定仿效广州农讲所的做法,分别在梅菉和海康城举办南路梅菉宣传学校和雷州宣传讲习所,韩盈负责南路梅菉宣传学校的校务工作,并任主要教员。在此期间,韩盈还和妻子钟竹筠(南路特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等人,帮助改组了国民党遂溪县党部,并成立了遂溪县农民协会和妇女解放协会、商民协会、学联、教育协会等群众组织。5月间,韩盈赴北海、合浦、防城等地检查工作和整顿国民党防城县党部,后又负责整顿钦廉四属的国民党党务和继续发展农民、工人、妇女、青年运动。
带病坚持为党工作
当时,韩盈己患有肺结核病,曾多次吐血,但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只是默默地为党工作。他身兼数职,肩负重任,把全部精力倾注于革命事业,经常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广大农村、工厂和学校发表演说,慷慨陈词,足迹遍及南路地区各县、市。
1926年10月,中共遂溪县委成立,韩盈任县委书记,翌年1月,被选为中共南路地方委员会委员,分工负责党的建设和扩大农民武装等工作。韩盈负责遂溪县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工作以后,遂溪县的党、团组织和农民运动得到更大的发展。
被“清党”入狱
1927年,上海的四一二和广州的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以后,南路反动当局密切配合,成立“高雷区清党委员会”,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残酷镇压革命运动。4月24日,遂溪反动当局实行全面“清党”。当时,韩盈因重病在家,被敌人拉下病榻,架出家门,投进监狱。
英勇就义
韩盈被捕后,在狱中团结难友,继续同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备受各种酷刑和威逼利诱,但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坚贞气节。1927年5月21日,韩盈和邓成球等14位共产党员一起,被反动当局杀害于遂城竹行岭(现遂城二小后面)。韩盈就义时,年仅26岁。
主要生平
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遂溪县遂城南门圩。
1920年秋,负笈广州,就读于广州铁路专门学校,开始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当时铁路专门学校的活跃分子。
1922年3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经常与彭湃、谭平山、张太雷、阮啸仙、杨章甫等人一起活动。
1923年10月,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候补委员;同年12月为正式委员;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夏,在广州协助阮啸仙、罗绮园、周其鉴等人开展广州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学生运动。
1925年春,与钟竹筠结为革命伴侣,同年6、7月间,回到雷州半岛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2月,以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名义发表《对雷州善后宣言》,并提出11项要求;被任命为国民党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委员。
1926年春,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书记,参与领导南路地区的农民运动。10月,任中共遂溪县委书记。
1927年1月,被选为中共南路地方委员会委员,分工负责党的建设和扩大农民武装等工作。4月24日,被敌人投进监狱。5月21日,被反动当局杀害于遂城竹行岭。时年26岁。
【参考资料】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英烈故事(上)》
南方+记者 尚黎阳
出品人 丁少红 尚黎阳 洪晓霓
联合出品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