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为何突然告别?朱芳雨透露原因

南方+ 记者

今年6月12日,在“苏神”苏炳添宣布自己由于身体原因提前结束2023赛季时,“大哥”易建联写下这样一段话:

“因伤退赛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我相信你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毅力去战胜困难。期待你的强势回归!”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半月,在8月29日23时56分,易建联官宣退役,决定正式告别他的篮球职业生涯。

“21年的坚持,初心未忘,梦一直在。”没有谈任何的原因,“无关胜败,皆是热爱”。

此时,距离CBA新赛季注册截止日仅剩2天。因为他以往有多次“压哨”注册的先例,此次新赛季一直未注册,大家并没有察觉到异样。

但“艰难的决定”还是来了。

“因为他的身体原因,伤病原因,跟其他的都没关系。”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朱芳雨30日在透露易建联的退役原因时说。

端倪也许出现在今年4月。广东宏远队在CBA季后赛中以96比101不敌广厦男篮,21年来首次无缘四强。易建联出场24分钟,得到3分、7个篮板。赛后,阿联多次举起手机拍下现场的照片,脸上表情复杂,似乎有些不舍与留恋。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他可能已想到退役的事情。

有人觉得易建联退役太早。实际上,阿联作为名副其实的老将,退役可能在任何一天发生。

仍然记得那是CBA2019—2020赛季总决赛的决胜场,对阵辽宁队,易建联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倒地,被队友抬出球场。赛后检查确认,跟腱断裂。“想奔跑的心终究是斗不过要刹车的身体。”易建联感慨说。

在休息了一个赛季之后,他又代表广东队打了两个赛季。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

今年5月,阿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接受了笔者面对面采访。现在再看当时这篇采访文章,或许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光环背后的辛苦和付出。

“易也不易”

对于易建联来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不是结果,而是新的开始。

体育天赋让他比别人更易出彩,但他的篮球之路也被形容为“万分不易”。

今年5月,广东宏远队正处于休赛期,7次夺得CBA总冠军的易建联来到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易建联篮球训练中心,对多年征战赛场留下的老伤进行康复治疗。

这里是11年前福田区邀请易建联出任体育形象大使时,双方联手打造的薪火阵营篮球青训基地,至今该青训品牌已培训学员近10万人。让福田区惊喜的是,“易大使”不仅带动体育发展,还在创建文明城市、禁毒、垃圾分类等方面给予公益赋能。

出勤冠军

继承了手球运动员父母的基因,易建联从小就展现出篮球天赋,12岁时身高已达1.94米。

在当时深圳罗湖的一场街头篮球赛中,心高气傲的易建联首轮便遭淘汰,这一切恰巧被体校教练戴亿新看在眼里。教练几次找到阿联的父母,最终说服他们让儿子正式开启篮球之路。

父亲同意易建联去体校时只做了一个提醒——走上这条路就不要回头,你只能往前走。

2002年12月29日,年仅16岁的易建联,身披9号球衣,用一记中投开启了他的传奇篮球生涯。从此,广东队9号成为CBA赛场一个图腾式的时代符号。

时隔多年之后,当易建联再度回忆起这场比赛的时候,他依旧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第一次对阵的是吉林,第7轮。我是第四节最后几分钟上场的,上去之后手心出汗,非常激动又非常紧张。”

初出茅庐的易建联在那个赛季随队夺得常规赛冠军,季后赛亚军,并以16岁3个月的年龄,成为CBA历史上最年轻的全明星球员。

始于1995年的CBA,前七个赛季的王者是八一队,他们六次获得总冠军,唯一一次冠军旁落,是输给了拥有姚明的上海队。

易建联的出现,让本就具备争冠实力,却两次挑战八一队落败的广东宏远队,终于找到了最后一块夺冠拼图。

2003—2004赛季,易建联随队夺得队史首个总冠军,接下来实现三连冠。在此期间,易建联成为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总决赛MVP,也因出色的表现得到前往NBA打球的机会。

自2011年回到广东队打球之后,易建联又带领球队夺得了4个CBA总冠军。CBA官方曾评选过2001—2010时代与2011—2020时代的最佳阵容,两份榜单中,易建联都赫然在列。

在CBA历史上,出场数最高的球员是周鹏,他常规赛出战549场,季后赛出战145场,合计出战694场。

易建联征战职业赛场21年,CBA总出场数为625场,如果再加上NBA的272场,他的总出场数高达897场。

作为中国篮坛近20年的出勤冠军,易建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名副其实!

“万分不易”

对于一名出色的劳动者来说,挑战自我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2007年,易建联身着深色西装出现在NBA选秀大会现场,上衣左侧领口的国旗标志格外醒目。他说自己是代表中国球员来到这里,将从头开始迎接挑战。

在NBA效力近5年的时间,易建联先后效力于雄鹿、篮网、奇才、独行侠和湖人5支球队,场均出场22.2分钟,场均贡献7.9分、4.9个篮板。作为NBA首轮第六顺位的新秀,他的表现并不算出色。有人说,易建联性格内向,不像姚明那样能迅速融入当地氛围,发展遇到瓶颈。

事实上,伤病也是阻挡阿联在NBA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有媒体统计,那5年当中,易建联受到大大小小的15次伤病。对于处于最佳状态的球员来说,如此多的伤病,对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易建联最让球迷紧张的伤病出现在2019—2020赛季总决赛的决胜场。在对阵辽宁队时,他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倒地,被队友抬出球场。赛后检查确认,易建联跟腱断裂。而这个伤病,也正是导致跨“栏王刘翔提早退役的“杀手”。

“想奔跑的心终究是斗不过要刹车的身体。”易建联发出感慨。

很多人认为,易建联会因此退役,而他经过一年恢复,最终重返赛场。如今易建联集CBA常规赛得分王、篮板王等荣誉于一身。不少媒体在报道他时,都用“万分不易”来形容他的篮球之路。

“打过几年球的运动员,几乎都是带伤比赛,你只能学会与伤病共存,这是运动员必须去面对、去克服的困难。”易建联说。

征战赛场21年,每逢有他的比赛,最早出现在球场的不是球迷、裁判,而是赛前3个小时来此热身的易建联。

接球,屈膝,把球举到高点,出手……一次次反复练习,即便在热身当中,易建联的投篮也一丝不苟。

易建联的投篮并不花哨,却贵在扎实,千万次练习早已形成肌肉记忆,所以他到了职业生涯暮年,还能把自己的罚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提升一个高度。

有了易建联在身边,年轻球员也多了一份韧性,“有时候训练很累,大家都想歇一歇,但看着联哥还在坚持,小队员真的没有理由偷懒。”

责任担当

自出道以来,易建联收获了很多绰号——“太空易”“大哥”……如果说“太空易强调其天赋,“大哥”则更贴切易建联的气质。

“大哥”易建联从不发号施令,赛场内外很少说话,接受采访时声音很小,记者们有时只能把录音设备“怼在他的嘴边。然而,他却总用实际行动,默默把责任扛在肩上。

2004年首次入选中国男篮后,易建联随队在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两次拿到历史最好成绩第八名。随着姚明、王治郅、李楠等人退役,他成为中国男篮的领军人物。

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行,第二次在“家门口”征战世界大赛,易建联当然期待能有突破。5场比赛中,他场均贡献17.2分、7.8个篮板,得分排名所有球员第12位、篮板排在第10位。可惜由于整体实力不足,中国队最终取得第24名的历史最差战绩,也失去了直通奥运会的资格。

对于领军作用,易建联曾谦虚表示“我觉得在各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差的”。

很多球迷、媒体并不这样认为,有评论员就评论道:“中国篮球不幸的是只有易建联,中国篮球幸运的是还有易建联。”

更幸运的是,不只篮球有易建联。

深圳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事业科科长巫志威介绍说,易建联发挥名人效应,以体育为载体扩展服务城市的功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禁毒、垃圾分类等方面给予了公益赋能。

此外,易建联还是东莞市政协委员,为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易建联曾坦言非常激动,“全国各行各业出色的人都在里面,这是一个很大的认可。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运动员,永远要把训练和比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一晃20余年,易建联从青葱少年成为赛场老将。他透露,年少时自己参加了很多训练营,技术和心态都得到了历练。因此,他11年前就开始助力青少年篮球发展,希望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平台,在篮球的历练中快乐成长。

“从开始打篮球,我就专注于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让专注成为一种习惯。未来我要更加努力,更有责任担当。”易建联说。

【采写】南方+记者 彭博

【海报】南方+见习记者 陈文夏 许仪

【统筹】李强

【图片】部分发自新华社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