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合适”现在却延续到马林的卸任生活。
默克尔退休后,为何选择读书和侍弄花草,这恰恰是最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开咨询公司有干政之嫌,而出版回忆录则有捞钱的不良名声。
阿德恩在壮年之际卸任,自然不会甘于寂寞,而为其心中的正义事业换一种方式奋斗也是情理之中。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杨震
责任编辑 | 姚忆江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5日,芬兰前总理桑娜·马林在社交媒体晒出她参加在赫尔辛基举办的音乐节“2023流动节”(2023 flow Festival)的动态。
照片中的她神采飞扬,宛如少女:胸衣外穿,搭配迷你皮裙,踩着“恨天高”厚底高跟鞋,或是穿着修身的无袖芭比粉色裙,脚蹬过膝皮靴,十分时髦。
近年来,西方国家政坛上出现的大量女性领导人,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而在卸任之后,这些女性领导人在干什么呢?
其退休生活方式和她们的脾气秉性、三观和经历密切相关,下面来看看三位西方国家女性领导人——芬兰前总理马林、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新西兰前总理阿德恩的退休生活过得如何。
“派对总理”马林
芬兰前总理桑娜·马林可谓是年少得志的典型。
1985年出生的她,早在2019年便以34岁的年龄担任总理职务,可谓“出道即巅峰”。这个政治上的幸运儿并未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她的父母在她很小时就分开了。家庭面临经济问题,马林的父亲劳里·马林 (Lauri Marin) 终身与酗酒作斗争。亲生父母分开后,马林由母亲和母亲的女伴侣抚养长大。
出身于这样不幸的家庭,马林并未放弃。高中毕业后她勤工俭学,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并于2017年获得坦佩雷大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
马林很早就在政治上展露出不同凡响的天赋。
BBC将马林的政治生涯描述为“从20岁开始”。马林高中毕业后,于2006年加入社会民主青年党,2012年,马林当选为芬兰坦佩雷市市政议员;次年起,出任市政议会主席。2015年,她作为坦佩雷皮尔坎马选区议员。2019年6月6日,她就任交通和通讯部长;当年12月,时年34岁的马林当选为芬兰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并且是当时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2020年8月23日,马林当选为社会民主党主席。
然而,她却显得充满争议——2022年8月,马林在赫尔辛基私人公寓举行派对和跳舞的视频被公开并疯传。为了回应有关吸毒的“公共领域的严重指控”,她随后自愿接受了药物测试,检测结果呈阴性。8月23日,马林的朋友们在总理官邸举行的一场聚会上的一张照片被泄露,照片上两名赤裸上身的妇女在乳房上贴着“芬兰”标志接吻,这引发了进一步的争议。马林为这张照片道歉并称其“不合适”。
然而,这种“不合适”现在却延续到她的卸任生活。
2023年5月10日,马林宣布和她的丈夫马库斯·莱科宁共同提出离婚。马林和丈夫莱科宁在青年时代就相知相识,后者是商人、前职业足球运动员。两人有一个5岁大的女儿。
此后,芬兰媒体又传出她“姐弟恋”的最新桃色绯闻。据芬兰广播公司报道,马林目前正与比利时年轻的党派领袖康纳·卢梭搞“暧昧”。卢梭曾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将与桑娜共度夏日时光”,还发布过二人的合影。
外表俊朗的卢梭比马林小7岁,其母吉尔茨也曾从政,担任过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圣尼克拉斯市市长。
比利时《布鲁塞尔时报》称,相比“派对总理”马林,这位政坛“小鲜肉”同样丑闻不断,以“双性恋”闻名,还曾拍视频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性取向。但熟悉政治套路的网民纷纷表示,此举目的无非是取悦性少数选民。马林这位新男友目前正因与两名17岁少年不当接触而受到调查,其中一宗甚至是刑事调查。
马林的行为让人瞠目,然而就其根源来说,也并非没有原因。
童年时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少年得志一切又来得如此容易。此外,马林在担任总理期间必然为了政治利益而受到种种束缚,而卸任之后的“自由”让她有了放纵的条件。
默克尔“隐居”乡间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是当代欧洲少见的女政治家。在她任内,德国的政治影响力达到了冷战结束以后的巅峰。
安格拉·默克尔1954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冷战期间,她的父亲举家从西德搬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她形容,自己在东德的成长是“舒适的”,因为她无法控制人生的决定。
有时,默克尔会强调并隐藏她作为“Ossi”的背景,“Ossi”是西德人用来形容东德人的术语。学者们将默克尔保持外交和中立的能力,部分归因于在民主德国长大的历史以及担心遭到斯塔西(东德的秘密警察)报复的经历。
默克尔1978年毕业于卡尔·马克思大学,获得物理学和物理化学学位。随后继续深造,于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至1990年间,默克尔在“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科学院)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那里为数不多的女性研究人员之一。
学者们指出,默克尔利用她在科学领域的职业生涯来避开东德政权。默克尔直到三十多岁才转向政坛,当时她利用自己获得的专业知识担任未来的环境部长等内阁职位。
默克尔于2005年首次当选德国总理,此后于2009年、2013年和2018年三次连任。她被《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年度人物,在《福布斯》2020年权力女性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在2018年权力人物排行榜上排名第四,并于2019年5月获得了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21年,这位欧洲优秀政治家淡出政坛。据《德国西南新闻报》报道,默克尔刚一离职便开启了“休假”模式,安享晚年。2022年她对媒体坦言,自己在任期内从来没有过一天朝九晚五的“正常工作日”,随着年事已高,自己要仔细斟酌“人生的下一阶段”。
退休后的默克尔,居住在德国勃兰登堡州乌克马克县的乡间宅院,除了好友邀约外,她极少踏足柏林。
德国八卦杂志“Gala”将默克尔的退休生活概括为:“读很多书、睡很多觉”,透露其新爱好是通过播客栏目收听有声书。她表示自己对园艺饶有兴致,退休后偶尔会尝试种植马铃薯等作物。
经历了大风大浪,执掌欧洲第一强国达16年之久的默克尔,为何在退休以后要选择几乎是“躺平”的模式,原因如下。
第一,精神原因。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默克尔始终是一个恪守道德准则的人。选择读书和侍弄花草,恰恰是退休之后最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开咨询公司有干政之嫌,而出版回忆录则有捞钱的不良名声。
第二,身体原因。默克尔退出政坛之时已经65岁,在此之前的政治生涯很大概率消耗了她的精神和体力,身心疲惫的她或许正需要这种放松的生活方式颐养天年。
第三,经济原因。默克尔出席外交场合时,她的穿着不仅与摩洛哥王妃萨尔玛等贵胄相比显得“寒酸”,就连和同为女性政治家的撒切尔夫人相比都显得朴素。作为新教教徒,默克尔对物质方面的要求相当低,这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习惯。
曾经担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在任时月薪2.5万欧元。因为她担任总理16年、议员31年,加上担任部长的时间,退休后三笔退休金一并计算,她的退休金额会略高于其他卸任总理。
默克尔卸任后,每个月的退休金大约为1.5万欧元。这个收入标准,相当于德国人均收入的五倍。
这笔钱足够生性简朴的默克尔花销,因此她大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退休模式而无需顾忌经济问题。
阿德恩赴美任教
而相比之下,新西兰前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她在哈佛大学担任三个新职务,研究领导力、治理和网络极端主义,并发表演讲。
阿德恩1980年7月26日出生于新西兰汉密尔顿。她17岁加入工党。2001年,从怀卡托大学毕业后,阿德恩在总理海伦·克拉克的办公室担任研究员。后来,在托尼·布莱尔担任首相期间,她在伦敦担任内阁办公室顾问。2008年,阿德恩当选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主席,阿德恩在当年大选中,首次当选为国会议员。2017年2月,阿德恩参加阿尔伯特山选区补选,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2017年3月1日,安妮特·金辞任新西兰工党副领袖,阿德恩接替。五个月后,工党领袖安德鲁·利特尔因工党民意调查结果创历史新低而辞职,阿德恩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当选为党魁。
阿德恩就任党魁后,工党支持率迅速上升,她率领政党在9月23日的大选中获得14个席位。经过谈判,新西兰优先党选择加入少数派联合政府与工党合作,得到绿党的支持,阿德恩担任总理。
她于2017年10月26日在总督的陪同下宣誓就职,以37岁的年龄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性政府首脑。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担任总理期间,阿德恩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她于2018年6月21日生下女儿,她是世界上第二位任职期间分娩的国家领导人(继贝娜齐尔·布托之后)。9月24日,产后三个月的阿德恩带着女儿去联合国开会,她发言时,女儿就交给孩子的父亲克拉克抱着。这样让她成为首位带着孩子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国家领导。
2020年10月17日,阿德恩领导的执政党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胜选,她由此获得连任。
2023年1月19日,阿德恩宣布辞去新西兰总理和工党领袖的职务。
阿德恩在演讲中曾透露,她已进入职业倦怠期,并且不会寻求连任。她表示希望自己能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并希望她留下一份遗产,即“可以善良,但坚强”和“你自己的那种领导者——一个知道什么时候该采取行动的人”,此后新西兰政府授予其爵士称号,以表彰其功勋。
阿德恩卸任后选择这样的方式,与其经历和世界观相关。
就其性格而言,阿德恩可谓是心直口快。她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忙碌而辛苦的工作使其少有照顾家庭的时间,这养成了阿德恩独立自主且十分有主见的性格。她目前选择的三个研究方向,都是充满争议的,最后一个甚至有可能为她带来风险,然而阿德恩却作出了非常果断的选择。
而深受父亲影响的阿德恩自幼就显示出其正直无畏的一面。在上小学时,阿德恩便是班里的“女霸王”,她经常因为看不惯霸凌事件而出手相助,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是做了违背其心中原则的事情,她都会慷慨直言,甚至不惜为此通过“武力”解决。
在踏入政坛后,阿德恩的快速升迁刷新了纪录,引起了不少争议。
大部分人都紧紧抓着阿德恩的女性身份和家庭不放,认为女人不可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甚至在一次采访的过程中,一位记者挖苦阿德恩的家庭生活。阿德恩当即反唇相讥:“先不说我还没结婚也没有孩子。现在新西兰的企业都不雇佣女性职员了吗?所有女性都会生孩子,你的妻子母亲都会,难道她们就始终待业在家吗?”对方哑口无言。
以这样的性格,阿德恩在壮年之际卸任,自然不会甘于寂寞,而为其心中的正义事业换一种方式奋斗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阿德恩的经历也与其卸任后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阿德恩年轻时曾经有过一次中东之旅——她去了以色列、黎巴嫩以及阿尔及利亚,这场中东之旅使其对领导力和治理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为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校对:星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