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在城市里“云烧纸”的深圳人

深活圈
+订阅

农历7月13的下午,丁头村林记香烛纸的林老板正在整理新进的一批“金银纸”,除了各色纸银元外,林老板最近还引进了不少纸轿车、纸麻将机等新潮祭奠物,不过这些鲜有人问津,最受欢迎的还是传统金银纸。

林老板的香烛店开在小巷深处,头一次来的人很容易迷路,不过往更深处走,还有不少连门牌也没有的香烛店买着最基础的黄纸,林老板说:“这种买回去都是要自己’印’的。”

而所谓的自己“印”,就是将百元人民币反复覆盖在黄纸上,只有这样“印”过的黄纸才是“有效力”的纸钱。

因为是周一,上门的顾客并不多,林老板说,大多数人已经在周末买好了祭奠用品,只待两天后的中元节在街尾的土地庙为故去的先祖送上一份怀念。

在城市的角落里悄悄烧纸

每到清明节、中元节这些节点,深圳不少小区、街头都会搭建起简易的香烛点和铁桶烧炉,以便附近有需要的居民烧纸、祭拜。

红色的土地庙掩映在灰棕色的楼宇之间,白天过往的行人步履匆匆,一直到七月十四、十五的夜晚祭祖的人才会前来悄悄烧纸,有的香烛点会有专门的环卫人员值守,提醒烧完后留心灭火。

孙小姐是一名深二代,记忆里,每到中元节她们都要按照老家的习俗写“包袱”。

先用白纸把纸钱包起来,在用浆糊粘起来,外面写一个固定格式的“信件”,包括祖先名号、地址等等,最后朝祖先的方向烧掉。这中间往往还伴随着一些祭奠仪式。

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之后,这些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了她的生活,只有家里的长辈还会在某些特殊时节坚持这些,在她看来这一套繁琐的仪式多少有些“形式主义”。

她说:“每次祭奠都有固定的程序,有的人看似伤心,实际上并不真心。没啥意思,还不如在心底纪念。”

尤其是经过有一年清明节扫墓差点引起山火之后,她越发感到这样的纪念方式不仅程序化,还非常不环保。这两年,她开始用深圳民政局的“云祭扫”平台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在云祭扫的平台上,市民可在线发送寄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或创建先人纪念空间,通过献花、寄语等方式缅怀先人。

献上一束山茶花

实际上近年来互联网上还有不少类似的网络祭奠形式。

一些地方民政局推出了网上英烈纪念平台,进入网站不仅可以了解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还可以通过“鲜花”、留言等不同的活动完成祭扫。

在豆瓣平台上,网友可以为已故用户献上一束“山茶花”,从而寄托悼念之情。

山茶花的寓意则是取自戴望舒为萧红所做的一首悼亡诗《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李玟去世后,豆瓣也在她的人物页面开启了这一功能,每一位网友都可以留下一束“鲜花”为她致敬。

海葬,然后不用纪念我

近年来,深圳力推海葬、树葬等新兴丧葬形式。

7月11日,《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此次调整,从仅限深户逝者扩大到在深圳死亡且在深圳实施遗体火化的逝者,骨灰海葬每具遗体奖3000元。此前还深圳和贵阳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为贵阳市民开通了骨灰海撒渠道。

孙小姐就报名参加过几次海葬观摩活动,印象深刻,在提及百年之后希望别人如何祭奠自己时,她不无兴奋道:“我希望海葬消失,不留痕迹。”

孙小姐说,即使在深圳生活了几十年,父母一辈人仍然秉持着落叶归根的观念,退休后大多会选择回到祖籍地养老,而她已经没有了这种执念。

随着时代和人们殡葬观念的发展,海葬、树葬这样的安葬模式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丧葬观念与上一辈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生命以更文明的方式回归大自然,“厚养薄葬”的现代丧葬理念已经根植在绝大部分年轻人心中。

至于祭拜,更多人则是哈哈一笑,“管他呢。”

99年生人的石小姐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和很多认为死亡遥不可及的同龄人不同,对自己的身后事,她有着非常详细的计划,她很早就注册了遗体捐赠,如果不成功就生态葬。

虽然没有让别人来祭拜自己方面的期待,但她打算在自己去世后举办一个派对,帮助爱自己的亲朋好友走出悲伤的情绪。

石小姐说,自己今年本来想好好列一份遗嘱,但因为日常工作的繁忙还没有提上日程。

所谓“事死如生”,传统葬礼和祭奠仪式往往都是隆重而繁复的,但“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办得再盛大,更多还是对生者的慰藉。

无论是一张传统的黄纸还是一束赛博鲜花,寄托的都是真挚的怀念。是对逝者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追思,也更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生。

慎终追远,砥砺前行。

提示:为了您的他人的安全,尽量选择献花、植树、上网等安全、环保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人。如需祭扫燃香、烧纸、燃放鞭炮,事后请清理周围可燃物,并在现场守护,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遇有火情,请及时拨打119报警;发现身边有火灾隐患,请及时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12345举报。

【撰文/图片】王飞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者

编辑 王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