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中学:“勤朴仁勇”润心田 “内强外引”塑品牌|教育高质量巡礼⑧

南方日报 南方+

01:20

1分钟了解丰顺中学

丰顺中学育英才,教育花开春满园。在梅州教育版图中,丰顺中学有着一席之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梅州市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丰顺持续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供图。

丰顺持续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供图。

从1928年开办至今,丰顺中学几经更名易址。变的是校址、变的是校名,不变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初心,不变的是莘莘学子的求学之心,不变的是丰顺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创办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培养可持续攀高的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丰顺中学高考捷报频传,600分以上7人,创历年新高,高考成绩实现了较大突破。

走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塑丰顺教育强县品牌。

今日,丰顺中学持续秉承“勤、朴、仁、勇”的校训,坚持“人文·求实·创新”的办学思路,坚持“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持续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当好丰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挺起丰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脊梁”。

多力量建设

教育环境扩容上新

丰顺中学的办学历程,是一部曲折史。

九十余载,丰顺中学从建校初起名汤坑中学,到1941年改名丰顺县第三中学、1959年复名汤坑中学、1994年至今定名丰顺中学,几经更名易址。

“2005年9月,丰顺中学从老城区的汶水河畔搬迁到县城新区市政大道,新校按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要求规划设计,总投资1亿多元。”丰顺中学副校长刘振祥介绍,新校占地面积132亩,建筑总面积61668.7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设备设施较齐全。

不断上新的教育环境,也在讲述着这所学校建设背后的力量集聚。

一直以来,丰顺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乡贤、校友凝聚合力,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全面优化办学条件,推动学校硬件高质量建设。

“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智慧阅读的乐趣。”2021年,丰顺中学智慧图书馆文博苑开馆,成了学校师生的打卡地。

作为师生的精神乐园,丰顺中学智慧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万余册,期刊报纸10多种,均为学校经过精心筛选适合初、高中学生阅读的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体育、社会心理、自然科学等,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报刊,可满足师生不同层面的阅读需求。

九十余载办学路上,丰顺中学汇聚教育力量,推动教育环境扩容上新。

截至目前,丰顺中学各功能场室建设已基本完成,安装有校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购置有智能触控一体机、电子监控器、屏蔽仪,高标准建设了学术报告团和智慧图书馆——文博苑、饭堂等场所。

年初,丰顺中学(原汤坑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举行捐赠活动,深圳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龙向丰顺中学捐资1000万元,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谢燕玲向丰顺中学捐资300万元用作教育发展基金会启动资金,陆续带动一批丰顺中学校友捐资,助力学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丰顺中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共同营造‘言教、重教、爱教、助教’的社会环境。”在致辞中,谭伟龙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多平台培育

教师发展守正求新

丰顺中学的办学历程,是一部奋斗史。

九十余载,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工作者耕耘着这片教育沃土,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2006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08年4月,高分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暨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验收确认。

在追求发展中守正求新,积极实施课程改革,丰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发挥了示范作用。

“这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刘振祥表示,近年来丰顺中学积极引进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共36名,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与此同时,丰顺中学持续深入推进“丰顺强师”重点工程,打造名师工作室,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开展常规化的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目前,该校现有县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14人。

教学质量的提升,靠的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提升,更需要在教师队伍培养工作上下功夫。对此,丰顺中学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

着力推动教师量与质的双提升,丰顺中学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近年来,结合学校实际,丰顺中学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教师的德育意识,让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丰顺中学依托广州市第五中学、佛山石门中学等优质资源,加强教科研交流与协作,定期外派教师进行跟岗学习、观摩教育教学展演活动、深入课堂听课、参与研讨高考科学复习的策略与方法等举措,加快“内强外引”工作的落地见效。

“同时,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校指导,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刘振祥直言,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教育才有保障。

多元化传教

教学活动多彩出新

丰顺中学的办学历程,是一部光荣史。

办学九十余载,四万多名学子从丰顺中学走向社会,迈向人生舞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多元化教学,丰顺推动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学校供图。

多元化教学,丰顺推动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学校供图。

自2018年起,丰顺中学高考成绩连续稳步提高,本科上线率连续提升。复办初中后的2022届毕业生,中考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学校2023届高三级学生高一新生录取时,高分生源在市重点中学中处于劣势。”刘振祥直言,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丰顺中学2023届高三级师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高考成绩实现了较大突破。

作为今年丰顺中学优秀考生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杨发宝感受到学校多元化传教带来的变化。“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是成绩提高的关键。”

今年,按照学校的安排,由杨发宝所负责组建教学的学习小组,成绩喜人。“组内6名学生高考成绩均在600分以上。”杨发宝笑着说。

多元化传教,教学活动多彩出新,丰顺中学注重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构建以“健心课程——学科渗透——德育支撑——普及检测”为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此实现心健育人的目标,推动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

“还可以这样操作,太不可思议了,又学到新的东西。”在丰顺中学的教室里,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内涵,学生动手操作机器人,现场不时传来赞叹和掌声。

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顺中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

为此,学校成立了书法、文学等多个社团,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培训和小小科学家比赛等课外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学校会举办文艺汇演,同时举办软、硬笔书法比赛,英语文艺汇演和世界读书日等活动。

“通过活动,先把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兴趣调动起来,再鼓励学生往其他的弱项学科学习,可事半功倍。”杨发宝说,多元化传教其实和因材施教的思路是一样的。

多元化传教,丰顺中学走出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之路,学校教学活动多彩出新,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丰顺中学是丰顺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辉稻表示,丰顺县教育部门将继续坚持“旗帜鲜明抓教学,理直气壮提质量”,致力为丰顺中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强力支撑和保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榜样说

学习要敢于

挑战自己的短板

今年高考,蔡福以618分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自己对计算机专业很感兴趣,高一就有自学计算机编程,计划以后就业也往计算机方面靠拢。”

作为一名理科生,蔡福在初中的成绩显得一般,转变在高中的那三年。

“高一的时候,整体成绩比较普通。”杨发宝是蔡福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在他的印象中,蔡福的高考成绩优异并非是偶然的。

蔡福依稀记得自己当初面临的学习困境。“刚上高一,也是比较喜欢数学,就在数学上发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数学成绩提升越快,蔡福就越紧张。“各科分数一比较,语文和英语就成了自己的短板,差距越来越大。”差距大到什么程度,蔡福这样形容:“语文和英语成绩的总和,还没有数学单科成绩好。”

看到问题的蔡福意识到,不能只顾着扬长避短,更需要取长补短。“学科虽然有不同,但学习的干劲是一样的。”蔡福开始在语文和英语上发力。不懂就问,记不住就多背几遍,成了他的学习常态。

“一分一分提,看到自己有一点进步就会很开心。”靠着不服输的学习劲头,蔡福的各科成绩逐渐均衡,他也愈发自信。闲暇之余,他还会通过跑步释放自己的压力。

敢于挑战自己的短板,蔡福也不忘拉长板。针对理科科目,尤其是数学,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让自己成为出题者。

“结合学习重点,出一些题目,组建小组和老师同学一起解答。”蔡福直言,这样一来,不但理解到位,更能够举一反三。

高考成绩排名丰顺县第二,这是蔡福给自己的一份答卷。这头刚交卷,那头他又给自己出了一套“卷子”。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蔡福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并开始自学相关知识。“我的方向还是学习,希望自己能够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学有所成。”

学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高中三年,他表现得很佛系。”邹森林的班主任杨发宝说。在他看来,邹森林的“佛系”不是贬义的,而是在相对实力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自信,能够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离不开他的一颗平常心。“心态很好,三年的学习成绩都是保持年级前十,高考发挥很正常。”

今年高考,邹森林以614分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说起这一成绩,邹森林并没有过多话语。他认为,有努力就会有结果。

高中开始住宿的邹森林,更加喜欢上学校生活。“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更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互助互爱。”

对于学习,邹森林坦言自己并没有过多的经验。“我觉得学习还是要靠主动,自己想要学就有动力,自己有兴趣去学就能够花精力。”

杨发宝表示,邹森林的各科成绩均衡,是比较难得的。但尽管这样,高二期间,邹森林的英语成绩也出现了“滑铁卢”。“从平均分100多分逐步下降到70多分。”

佛系不代表不努力,看到问题的邹森林,更加积极了。“每天一套练习题,背诵英语单词。”与此同时,邹森林还重视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同学们的学习方法。

学习之余,邹森林喜欢到图书馆看书。这一兴趣,他到高考前仍坚持着。“都是看课外书,平均每星期一本。”邹森林觉得,看课外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思考能力。

三年磨一剑,高考试锋芒。高考赛场上,邹森林沉着应对,以一颗平常心完成考试。“考完之后,我没有对答案。”或许,正是这份别人眼中的“佛系”,这份沉着,邹森林并没有让自己高中三年留下遗憾。

对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虽然还没有详细的计划,但他却表示将继续按照自己的生活、学习节奏,走好每一步。

梅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出品 梅州市教育局 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

策划 张盛良

统筹 唐林珍 张柳青

文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黄培强

鸣谢 正兴地产

编辑 叶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