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知识城校区)即将竣工开学!这座新城如何“蝶变”?

南方+ 记者

8月29日,中新广州知识城“高质量发展·看规划建设”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来自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市建设者,围绕“魅力、潜力、活力”三大动力,从城市规划、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交通联动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知识城规划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广州活力创新轴加速崛起。

从最初的123平方公里,到2018年的178平方公里,再到2020年的232平方公里,知识城规划人口扩张至100万人,历经两次扩容的知识城,城市量级、层级、能级不断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正在建设中。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正在建设中。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知识城战略定位为“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跨越式创新发展的背后,是知识城通过扎实的产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背后所蕴藏的无限魅力、活力和潜力。

以量级之变推动城市气质之变

13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全面发力城市规划、建设、交通、产业、配套等各个领域,一座产城融合、配套齐备、职住平衡、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已初具雏形。

谈及知识城的发展优势,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表示,知识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具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扎实的产业基础、开放的创新生态、高端的服务配套、绿美的人居环境、独特的中新合作等六大发展优势,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的黄金期。

现如今,在这片2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济神州、粤芯半导体、小鹏汽车等154个重点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预计达产产值5000亿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恩士迅大湾区新技术交付中心、星展银行全球第三个技术创新中心等6所研究生院、40多个创新平台,正加速汇聚全球一流的技术和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读书就业。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规划图。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规划图。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郑勇表示,通过连接创新脉络,知识城还将联动白云区钟落潭镇、花都区花东镇、从化区太平镇、增城区中新镇,构建两带一轴、三节点、多组团的网络型空间骨架,带动广州东北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新广州知识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聚焦全球资源流动,通过坚持本土创新和离岸创新的‘双轮驱动’,将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园区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规划师、政府规划编制部主任霍子文看来,知识城位于湾区广深港科创走廊、广中珠澳科创走廊交汇的顶点,显现出创新走廊的“龙头”引领作用。

据悉,面向中新合作,知识城已累计吸引新加坡优质企业90家,总投资超180亿元,与新加坡共建腾飞科技园、中新智慧园等产业园区,进驻4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达超3000人。目前,2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示范区正加速建设。

如今,知识城正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布局为主线,向创新要动力,挺起知识产业“脊梁”。在霍子文看来,立足于“通达世界、智造中枢”,可加快将知识城地区打造为国际国内创新要素双循环战略枢纽和广州面向华东地区的枢纽门户。

以能级扩容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作为面向未来打造的一座智慧新城,知识城强调城市品质和功能创造,加快打造一流的国际化知识社区,为知识创造、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等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

据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成员、国土规划处处长郭法友介绍,知识城自奠基以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2010年至2022年知识城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加约17%,固投年均增加30%,总体来看,知识城的土地用地效益不断攀升,随着企业的不断建成投产,用地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知识创新体系再攀升——知识城立足国家知识中心的定位,初步构建了全链条的创新体系,依托生物医药、芯片制造、纳米科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科创战略企业,目前已引进21名院士,高层次人才1300多人,初步构建“知识生产—知识转化—知识保护”的全链条综合创新体系。

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知识城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体系建设经验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山相拥、城景交融”的公园城市,荣获了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认证,城市生态禀赋优良,城市内随处见绿。

在与会专家看来,有山有水的生态网络,是知识城非常重要的资源,人们对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宜居宜业的知识城,有了更多期待。

“知识城依山就水,具有独特的山水城市特征,中部的中新合作南起步区已基本建成;而九龙湖片区作为知识城的‘知识核心’,未来可整合中新合作南起步区形成知识城的‘大核心区’,在九龙湖片区中形成承载龙头企业总部与知识服务产业的核心功能,打造‘知识城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费彦说。

打造国际化知识社区——知识城高水准的教育、医疗资源为知识城吸引各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已经建成两所三甲医院。9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将迎来第一批学生,广州新侨学校二期国内高中将招生开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新校区将投入使用。

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南侧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设,今年开设的初一6个班级将于9月3日正式开学。据介绍,校园用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超25.5亿元,将建有教学楼、教研楼、实验楼、艺术楼、学宿舍、活动中心等区域。建成后,将设60个高中班、18个初中班,另设3个海军青少年航空班,合计学生人数3852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教室内景。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教室内景。  南方+ 刘力勤 拍摄

路网扩容拓连通——便捷的交通,串联着知识城的发展脉络和产业的互通,形成“五横五纵”路网格局,规划建设8条轨道交通、7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路,一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距白云国际机场约24公里,知识城构筑了与湾区重要节点的快速通道;

大手笔布局未来——根据知识城国土空间规划,知识城2035年规划建设规模可达107平方公里,知识城现状开发强度为21%,未来可用建设用地可达61平方公里,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文字】南方+记者 黄楚旋

【摄影】南方+记者 刘力勤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