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青年②|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有满满的价值感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在东莞这片产业沃土上,不仅盛产知识产权相关岗位,更以本土资源为滋养,培育出一大批“莞产”知产人。2014年,东莞理工学院开设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意味着东莞本土培育知识产权专业学子迈出第一步;2019年,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并挂牌“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打响华南地区政校合作办学第一枪。十年变迁,东莞本土培育知识产权学子背后的故事有多少?取得的成效如何?学子们是否满意这种培养模式?即日起,南方+推出《“知产”青年》专栏,敬请垂注。

2014年,伍健聪在东莞理工学院校内的公告牌前读到了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辅修班即将开班的消息,他心情激动,很快将消息转告给了同班同学和舍友。

“我的主修是机械专业,但比较早就接触到了知识产权相关概念。知识产权是一门典型的复合学科,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更适合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因此在看到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班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参与。”尽管伍健聪对修习知识产权充满热情,但苦于绩点不够,直到第二年他才加入了辅修班,并担任班长职务。

现在,伍健聪已是深圳一家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事务的负责人,随着公司深度参与全球竞争,他的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谈及工作,伍健聪总是干劲十足:“虽然辛苦,但价值感满满!作为科技型创业公司,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很高,希望能够帮助公司产品更好地走向全球。”

带领一批同学共修知识产权

从高中升入大学,伍健聪和许多大学生一样,仿佛卸下了心头的千斤重担,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大学第一年的生活。不久后,他的绩点“告急”,这让他苦恼了好一阵。

虽然无法如愿修习知识产权辅修专业,但伍健聪一边为知识产权辅修班当起“宣传员”,一边扮演着“插班生”的角色。他在学生的网络群聊中发送辅修班的动态消息,又发动身边同班级、同宿舍的同学们积极辅修知识产权,在他的影响下,多名同学都参加了知识产权辅修班。

不仅如此,在正式修习知识产权专业之前,伍健聪已经旁听了一学期知识产权的相关课程,如《国际知识产权法》。正是这一门课程,将他拉进知识产权的大门,同时对将来从事知识产权事业有了信心。

“在《国际知识产权法》上课期间,老师讲解了许多国际上的知识产权冲突案例,这给了我启示。民族企业要走向全球化,就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在这种竞争中知识产权是绕不开的一道槛,会诞生很多工作机会。”

临近毕业,伍健聪寻找到知识产权相关的实习,之后便一直扎根于知识产权行业。他做过专利代理师,也做过专利分析师,目前正在科创企业内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等工作。

传统制造业同样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应用能力

在多个知识产权相关岗位上任职过,伍健聪认为科创型企业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传统产业同样如此。

伍健聪介绍了自拍杆的案例,在其尚未火爆前,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通过专利的方式对自拍杆的概念和技术做了保护,之后在这一产品走红后,该公司仅仅通过收取专利费用便获得可观收益。

“自拍杆属于结构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但是通过专利的方式申请了下来,就能给企业带来至少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能够保护自己的产品;二是能够去围堵竞争对手。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企业在商业上面获得更多的先机。”伍健聪说。

在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乎整座城市的产业动能,将传统制造业与知识产权更紧密的结合,或将成为东莞传统制造业突围的崭新路径。

【文字】南方+记者 唐卓

【图片】东莞市知识产权学院、受访者提供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