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这位博士为推动基础教育深入清远数十所学校调研

南方+ 记者 叶志强 2023-08-29 12:53

建设3所实习基地学校,深入课堂听评课62节,作教育专题讲座12场,组织名师团队送教下乡活动6场,开展学生学法指导讲座5场,召开“订单式”帮扶现场调研座谈会4场,3次率队赴高校考察学习……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概括了韶关学院的贺爱兰博士在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挂职的足迹和成效。从2022年8月挂职至今,贺爱兰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作为,深入课堂,足迹遍布全市八个县(市、区)数十所中小学校。她聚焦课堂,诊断问题,助力推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

深入基层

解决学校急难愁盼问题

“我就是来做中介的。”贺爱兰在谈起自己的挂职经历时说。这句话体现她的理念:利用韶关学院的资源与优势帮助清远教育提质增效。

经过调查,贺爱兰发现,英德市青塘镇在“双减”实施中面临困惑,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个情况,贺爱兰马上联系韶关学院9位专家偕同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赴青塘中学开展专项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并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以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及交流研讨。

此外,在了解到清远市梓琛中学、清城区石角镇第一中学和清新区第四中学3所学校存在教师短缺、课堂教学改革遇到瓶颈等问题时,贺爱兰马上联系韶关学院相关专业院系,选派32名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到学校实习,并邀请“全国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先锋教师”,韶关学院教师刘桂芳到学校宣讲对分在课堂的应用及培训,切实解决当地学校急切的问题。

搭建平台

拓宽拔尖人才培养渠道

贺爱兰发现清远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较单一,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她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高中五大学科竞赛,主动与各高中校长对接,召开3场拔尖人才培养主题研讨会,详细解读高校多元化的招生策略及强基工程计划。

她3次带领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及学校校长代表赴湖南师范大学学习,对接学科竞赛教练培养及拔尖生培养工作,开展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竞赛教练培训,组织30多名优秀学生赴湖南师范大学参加暑期夏令营,邀请全国知名竞赛教练采用线上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为期4周的考前专项辅导,帮助清远在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重大突破,获省三等奖以上16人,获奖人数比上一届增加了12人。

主题调研

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清远的教师队伍建设、教研体系建设及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一直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贺爱兰到任后,围绕全市教师结构现状、生存状态、培训情况及科研情况等方面展开调研,多次深入连山、连南民族地区,走进乡村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组织撰写《清远市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清远市教研队伍现状调查报告》等报告,并牵头起草《清远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攻坚计划(2023—2025年)》,为提升清远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详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措施参考。

她肩负着几项科研项目,利用周末多次进入清远本地的洞穴采集蜘蛛标本,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她还负责32名实习学生的领队工作,协调解决学生吃、住等问题,经常到校指导实习老师教学,每周六晚上定期召开实习生例会,解答实习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师者,盛德天长地久,兰也,幽香地久天长。贺爱兰,为广大师生成长助力,为清远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莫志科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杨韬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