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城都在争夺这类人才,广东做对了什么?

南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看来,《若干措施》的出台,将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助力我国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全国上下都在想方设法吸引科技青年。这道“人才之问”,广东如何破题?

01

广东用什么吸引青年?

大湾区建设的“天时地利”,起步阶段给予“真金白银”稳定支持,对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

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是《若干措施》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殷切期盼。《若干措施》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80后”张云飞正在身体力行。

南极科考、长江防汛、河南救灾……近年来,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云飞团队研发的无人船艇,冲锋在各类重大任务一线现场。该团队拥有核心专利300多项,将自主航行、智能避障、集群协同等核心技术紧握手中,目前已在海洋调查、安防巡逻等相关领域投入应用。

香港求学,珠海创业,张云飞看中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完整的产业链、广阔的市场和开放的环境。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珠海市和广东省相关部门也给予他很大支持

张云飞的案例,恰好回答了广东用什么吸引和留住青年科技人才。

除了大湾区建设的“天时地利”,职业早期的稳定支持,对青年科技人才而言有决定性的吸引力。正如《若干措施》提出的,要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力度。

2020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资助。“多年积累的数据、经验、想法,有了进一步持续深入研究的可能。”他说。2021年,他又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资助,省里和研究所分别配套了科研经费,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得以放手开展研究。

起步阶段的支持,让青年科技人才从找“靠山”、靠“师承”的陈旧思路中解脱出来,专注寻找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这也是广东今后将继续重点探索的方向。

这些年,广东逐步提高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研人员资助比例,2023年,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重大人才项目中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均超过60%。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世文还透露:“2022年,广东省基金支持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比例已达到80%,走在全国前列。”

在科研起步阶段,青年人才需要‘真金白银’的项目资助,才能创立起自己的团队。”陈广浩也认为,广东的政策支撑对于研究机构留住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是很好的助力。

更多支持政策的探索还在路上——

去年8月1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印发,首次增设青年科技创新奖。今年2月公示的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显示,24人首次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绝大多数来自省内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

有了这些支撑,青年科技人才将更能大胆施展拳脚。

02

怎样让人才“轻装上阵”?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破除“四唯”等评价障碍,实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体系支持

持续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减少事务性工作、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时间……对于“减负”,《若干措施》着墨颇多。

青年科技人才思维活跃,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只有“减负”,才能让他们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才有望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然而必须看到,当前国内一些竞争激烈的高校因各类排名和获取资源的压力,仍采用论文、项目、奖项数量等指标进行人才评价。《学习时报》刊文指出,“脉冲式”科研方式使青年科技人才缺少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青年科技人才为获取科研资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写本子”“打听情况”。不少青年科研人员反映,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并不多。

如何让青年科技人才“轻装上阵”,减轻其非科研负担?

吴世文用“加减乘除”来总结广东做法——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负面清单+包干制”、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等措施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同时,破“除”“四唯”等对青年科技人才评价的障碍,设置分类评价指标,优化评价制度,最终实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乘”)体系支持。

《若干措施》也明确要求,科技项目管理坚持结果导向、简化流程,避免在表格填报、科研经费报销等方面层层加码。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各种报表、统计和繁琐的报销手续,被不少科研人员诟病。

为减少科研人员在财务经费方面耗费的时间精力,广东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直接费用预算科目从原有的10余项精简为设备费、业务费、直接人力资源成本费三大类,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下放项目预算调剂权。

政策一出,受到科研人员普遍欢迎。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广东全面推行电子签章和电子签名服务,除特殊要求项目外,逐步取消纸质材料。依托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省科技厅开发模块创新统计机制,减少层层转报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科研单位人才自主评价能力、完善并落实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职称职务破格晋升机制,同样是《若干措施》希望推动解决的实际问题。

陈广浩在调研中发现,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着事业发展空间、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现实问题。

“用好青年人才,需要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作用。应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让做研究和科学技术实践等不同类型的青年人才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陈广浩建议。

03

如何让青年人才“体面”做科研?

部署实施“百千万”青年科技人才“育才”行动,给予有力度有“梯度”的支持;探索多部门协同优化科技人才、科研项目评价制度

此前,曾有工作不久的青年科研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面临较大经济压力,引发热议。

一线、准一线城市青年科研人员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更为突出。这也造成了在生活和事业双重压力下,不少青年人才难以专注科研

《若干措施》要求,要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力度。如何为青年科研人员保障好“现在”,让他们安心给广东创造“未来”?

吴世文透露,广东正部署实施“百千万”青年科技人才“育才”行动,目标是利用若干年时间培养出300个卓越青年团队、1000多个杰出青年,以及超过3万名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对他们的支持将既有力度,也有“梯度”——广东将设置从35岁到45岁的多条“赛道”,给青年人才提供不同程度的项目支持,资金从1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

“在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路上,及时、适当的引导非常重要。”徐敏认为,一方面,从全省到地方、科研机构,都应该为青年科研人员指引大方向,“要正确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基础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领域在当下可能“遇冷”,或者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所产出,但不代表在科学上不重要。

“比如‘嫦娥五号’登月,在受到万众瞩目之前,有很多代科学家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好多年。”对做这类基础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徐敏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引导,“不能让大家一窝蜂地做热门研究,也要有人‘板凳甘坐十年冷’。对这样的青年,我认为也应该适当增加关注和支持力度。

为青年科技人才保驾护航、解压松绑,需要战略眼光,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当前,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的评价涉及科技、教育、财政、人社、审计等多部门,在制度协同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

相关的探索正在进行——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于9月1日起试行。该办法从“科技视角”和“财政视角”等不同角度出发,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评价、结果互认”,为科技创新减负赋能。

当前,省科技厅还拟围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等5项政策,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重点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展政策落实获得感评价,并对受评单位政策落实进行评估。这份涉及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落实科技政策“先锋榜”,预计在10月发布,将对科研人员获得感较差、得分靠后的受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一线案例

“90后”博士造出首批国产非充气弹性支撑轮

最近,结构新颖、不会爆胎的“非充气弹性支撑轮”接到了新的商业订单。团队负责人、“90后”博士徐婷带领同事们持续调整优化轮胎材料和结构,希望更好地匹配车企需求。

4年前,徐婷辞去稳定的教职工作,来到广东成为季华实验室引进的首批博士人才;4年后,由她负责的季华实验室智能新型非充气弹性支撑轮项目,孵化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已研发出应用于多种车辆的非充气弹性支撑轮。

让徐婷从刚毕业的博士摇身一变成为科研团队领导者的,是季华实验室设立的青年创新基金。当时,她拿到了顶格的100万元。

2015年,徐婷在国外留学时第一次了解非充气弹性支撑轮。学车辆工程专业出身、研究轮胎动力学的她非常看好非充气弹性支撑轮的前景——安全、环保、便捷、易于实现智能化,将在共享车、智能无人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

“100多年来,汽车一直用黑黢黢的充气轮胎,但当前各类新型汽车纷纷涌现,汽车行业不断革新。我意识到,轮胎行业会紧随其后,面临一次重大的产业升级。”她自费从国外购入相关产品,带回国内开展研究。

很快,研究初见成效,曾有一家轮胎企业愿意注资200余万元,但要求她交出全部的核心技术,放弃知识产权。徐婷回忆:“我觉得项目很有前景,不甘心被直接买走。”

犹豫之际,季华实验室向她抛出橄榄枝——项目落地后,成果90%归团队所有,而且可申请100万元青年创新基金用作启动资金。

每项条件对徐婷而言都充满吸引力。

通过面试进入季华实验室后,关键的100万元帮助她“白手起家”建立起一支团队,用一年多时间做出首款国产非充气弹性支撑轮样品,并通过了后续一系列测试。

“我们基本没有购买固定资产,100万元全部花在打造团队、加工和测试样品上面,最后只剩下几条轮胎。”徐婷笑着说。如今项目的进展比预想更顺利,国内也已有其他团队、轮胎厂、整车厂等认识到非充气弹性支撑轮产业未来可期。

“成立公司后,佛山的有关领导遇到和我们产品相关的企业时,都会向他们极力推荐我们公司,为我们牵线搭桥。”徐婷表示,在广东4年多,自己时常感受到科技部门、科研机构不仅在“管理”,更是在关怀、帮助和她一样的青年科技人才团队。

南方+记者 钟哲 卞德龙

见习记者 吴雅楠

通讯员 黄博纯

编辑 田一鸣 李卓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