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水为师、以水为鉴的传统,用水、治水的“水利文明”悠久灿烂,水的哲学思想历久弥新,水的美学文学旷古不衰,细水长流中包含着高深莫测的智慧。下面让我们一同开启水文化探寻之旅,感悟中华水利辉煌文明史!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东莞各地积极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探索实践,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美丽河湖,其中,长安镇茅洲河、麻涌镇华阳湖、万江街道“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中堂镇北海仔、企石镇东清湖、清溪镇清溪水、松山湖松木山水库、谢岗镇山水公园等8个美丽河湖成功入选首批“东莞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长安镇茅洲河
茅洲河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流经深圳市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最终汇入珠江口,为深莞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干流长31.3公里,下游与东莞市的界河段长11.7公里,属感潮河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企业、人口爆发式增长,导致茅洲河受到严重污染,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近年来,长安镇高度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水污染系统治理,以大兵团作战推进茅洲河流域整治项目落地,促使茅洲河实现华丽蝶变。如今,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人民涌等多条黑臭水体实现消除黑臭,进入“长制久清”阶段,9条一级支涌水质稳步改善,茅洲河从昔日的“黑臭河”摇身变成了市民游览打卡的“生态河”,被评为全国首批18个美丽河湖案例之一。
麻涌镇华阳湖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位于东莞水乡片区的麻涌镇,占地约3000亩,是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一个成功缩影。过去,东莞水乡片区以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换取了经济增长,却也付出了严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近年来,东莞市通过“腾笼换鸟”,构建“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新格局,基本实现全域水质优良,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探索形成“治水、兴产、惠民”相融合的“华阳湖模式”。如今,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景观资源丰富,天蓝地绿、水净花香,香飘四季,是广东省十大最美湿地公园、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美丽中国先锋榜”30个生动案例之一,还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万江街道“三江六岸”
滨水岸线示范段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是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流域,西至东莞水道特大桥、东至万江大桥,岸线全长11.8公里,由龙湾湿地乐跑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项目一期工程(龙湾段)、“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项目二期工程(核心段)三部分组成。通过三线(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贯通、三个活力节点设计、主题公园、慢行坡道、人行桥建设及景观绿化、灯光亮化等建设,将“三江六岸”打造成为承载东莞复兴历史文化,彰显水岸生活的历史文化休闲区,真正贯彻落实了“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理念。
中堂镇北海仔
北海仔河位于东莞中堂镇,其干流长约10.5公里,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涌,再加上无序填埋导致北海仔河河床变浅、水流不畅,河涌自净功能遭到破坏,致使河水变黑变臭,对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19年3月,中堂镇启动了北海仔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以“全河段、全流域、全天候、生态修复”为治理原则,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清淤→补水活源(生态补水)→堤防整治→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系统实施全流域整治。经过修复整治,如今的北海仔河流域脱下“黑外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中堂镇的生态名片。
企石镇东清湖
企石东清湖是东莞东部“绿心”,位于企石镇蜈蚣山南面,是东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前的东清湖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黑臭湖,因周边村落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导致水体发黑发臭。近年来,企石镇将保护东清湖湿地作为治水的重要任务,系统开展东清湖湿地公园环湖截污整治工程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坚持不懈的治水工作,东清湖水质已稳定达到V类及以上,显著改善了流域生态与人居环境。如今,东清湖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野生脊椎动物27目134属165种(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得天独厚的山湖环境,让东清湖成为各类动植物的“天堂”,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清溪镇清溪水
清溪水属于石马河一级支流,东江水源的二级支流,干流全长16.46公里,流域面积为61.6平方公里,发源于东莞市清溪镇与谢岗镇交界的长山南麓,是清溪镇的母亲河。为打造清溪水景观带,清溪镇开展清溪水综合治理项目,这是贯彻清溪镇“全国最美小镇”建设理念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内容包括河道防洪、水质改善、生态河岸景观、万里碧道等。清溪水整治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水质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已基本达到V类水要求。随着清溪水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高端人才集聚,在清溪镇北环路短短800米范围内,聚集了立讯、欧朋达、黄金谷等重点项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纷纷在这里投资科创项目,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松山湖松木山水库
松木山水库位于寒溪河流域上游,松山湖产业园内。水库汇水面积54.2平方公里,涉及大岭山、大朗和松山湖三个镇街(园区)。 近年来,松山湖以流域为治理单元,全面打响污水处理攻坚战,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 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以“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系统综合、突出特色,重点攻坚、建管并重”为思路建设松木山水库美丽河湖,让河湖重焕生机,为绿美生态增色。如今,松木山水库水质不断提升,水体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美丽的生态环境吸引大批游客环湖观光游览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谢岗镇山水公园
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谢岗镇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河段河水变黑变臭。近年来,谢岗镇山水公园示范片区将海绵城市、碧道建设和公园打造三者高效结合,坚持以“一盘棋”思维谋划,以山水城市融合发展为核心,通过“排查、治理、修复、提升”等系列联动措施,强化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统开展河湖水污染治理,科学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布局亲水设施建设,水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河道景观得以美化,展现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景象。
资料来源:综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南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