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离不开的“万能溶剂”,可能损害劳动者健康!使用前做好七件事

广东职业病防治
+订阅

说到“万能溶剂”

以下这两种不得不提

二甲基甲酰胺(DMF)

二甲基乙酰胺(DMAC)

点击回顾:

很有用却有毒!这种常见有机溶剂你知晓吗?

主要毒害肝脏!这个“毒魔”潜伏在多个行业中,重在日常预防→

究竟它们是什么溶剂?

为什么万能?

对人体又有什么危害?

请往下看

1

“万能溶剂”是什么成分?

中文名称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CAS号

68-12-2

127-19-5

分子式

HC(O)N(CH₃)₂

CH3C(O)N(CH3)2

分子量

73.09

87.12

沸点(℃)

152.8

166.1

密度(g/mL)

0.944

0.937

结构式

2

“万能溶剂”的特性和应用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均为无色透明、带有鱼腥味或胺味的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很好的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和毒性小等特点。

它们主要被应用于聚氨酯、腈纶、医药、农药、染料和电子等行业。

在聚氨酯行业中作为洗涤固化剂,用于湿法合成革生产;

在医药行业中作为合成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制取强力毒素、可的松和磺胺类药品的生产;

在腈纶行业中作为溶剂,主要用于腈纶的干法纺丝生产;

在农药行业中用于合成高效农药杀虫剂;

在染料行业作为染料溶剂等;

在电子行业作为镀锡零部件的淬火及电路板的清洗等;

其他行业包括危险气体的载体、药品结晶用溶剂和粘合剂等。

用于工业溶剂

医药工业上用于生产

维生素、激素等

用于皮革行业

用于制作杀虫剂

因具备以上优良的性能,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被称为“万能溶剂”。

3

“万能溶剂”可由吸入或皮肤接触导致中毒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标准(《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GBZ 85—2014)适用范围增加了:职业性接触二甲基乙酰胺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也可参照本标准。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职业中毒通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胃等重要脏器。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中毒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和上腹部剧烈疼痛等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中毒数天后,患者会出现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症状和肾功能障碍,也可出现一过性心脏损伤。皮肤被污染后可出现皮疹、水肿、水疱、破溃和脱屑等,并出现麻木、瘙痒和灼痛症状。

慢性中毒可有皮肤、黏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血压偏低,另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和肝功能变化。

4

泄露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 少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溶于易燃溶剂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从纤维沉降槽和聚氯乙烯反应器的洁净溶剂中回收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的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作为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5

急性中毒处理原则

现场处理: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物。皮肤污染时立即用清水冲洗,避免用碱性液体冲洗。

· 若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 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 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若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立即就医。

治疗原则:保护肝脏、保护胃黏膜,以及解痉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其他处理: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

6

预防中毒,务必做好七件事

✅接受岗前培训,掌握预防中毒的相关知识,提前了解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容器、管道应密闭并有足够强度,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跑、冒、滴、漏”发生。

✅注意工作场所内设置的相关警示标识。

✅现场工作需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检修设备或处理事故时应佩戴供氧式或新更换滤料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并由专人在旁监护。

✅进入密闭容器操作室,需采用氮气或空气充分置换后方可入内。

✅车间内应配备冲洗用水龙头及基本抢救药物。

✅加强工作场所空气中DMF/DMAC等有害物质浓度日常监测,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

7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职业接触限值

点击可查看大图

8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生物监测指标和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点击可查看大图

9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检测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胺类化合物(GBZ/T 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DOHTQC015-2023)。

10

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的生物监测指标检测方法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团体标准 《职业接触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尿中N-甲基甲酰胺的气相色谱法(T/WSJD 19.4—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尿中N-甲基乙酰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Z/T 312—2018)》;

中国预防医学会 团体标准《血中N-甲基氨甲酰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T/CPMA 023-2020)》。

万能溶剂是一把“双刃剑”

它能成就你,也能刺伤你

只有在岗时做好安全防护

做好应急措施

才能在有风险的环境中

用好这把“双刃剑”!

统筹:杨敏

内容:毒化监测所 何嘉恒

审核:戎伟丰

美编:虞心阳、关耳

图片:来自网络

- 毒化监测所 -

主要承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监测与处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等工作。拥有HPLC-ICP-MS-MS、UPLC-Q-TOF-MS等先进检测设备,获得国家级CMA及CNAS认证认可的化学有害因素299项,可开展化学中毒应急定性定量检测450项,检测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联系电话:020-84189925。

团队风采

毒化监测所团队合照

相关设备与系统

HPLC-ICP-MS-MS仪

全流程职业卫生定期检测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