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新塘镇非遗文化进社区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近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公共服务办(科教文组)、新世界社区联合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宣传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小龙船制作技艺,引导社区青少年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现场宣讲

  活动中,增城区级非遗项目小龙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卢建南现场展示了多种尺寸的小龙舟,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青少年详细介绍了小龙舟的历史来源、制作流程、工艺特点等方面内容,并手把手教授青少年制作小龙舟。精致的小龙舟迅速收获了大家的喜爱,青少年们踊跃参与互动,近距离欣赏小龙舟之余,纷纷动手学习掌握制作要领。 

  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陈稳睿兴奋地告诉记者:“大龙舟我见多了,小龙舟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小龙舟,这个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乐趣。”

青少年对小龙舟兴趣浓厚

  大敦传统龙船木雕源于宋朝时期(距今800多年),古时候的老百姓认为龙船头及龙船具备神气,该村3个坊的龙船头各有本地传统特色,分别比喻为古代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刘关张”三兄弟,寓意大敦齐心团结、共创辉煌,用以祈盼大敦一方每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丰衣足食。

  这一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不断有新的木雕手艺人传承这一特色,创新制作出不同尺寸的三坊龙船头和龙船身模型,并且精益求精,发扬传承下去。

卢建南讲解示范小龙舟制作流程

   据了解,小龙舟制作技艺于今年7月入选增城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卢建南的作品精准比例度高,还原一比一的模型,所雕刻龙船头的神态神韵一样,手艺成熟度高,广受大众喜爱。“我从小就热爱龙舟文化,现在成为小龙舟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更应该把我热爱的传统文化向更多人宣传。这次我尝试通过接地气的讲解和示范,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小龙舟制作技艺,加深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弘扬非遗文化。”卢建南表示。

  近段时间,新塘镇持续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活动,通过邀请多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非遗文化,让更多本土非遗文化深入平常百姓家。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丽 何广房文/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