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
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
优越的水域资源和土壤条件,
使得这片土地稻田棋布、虾塘纵横,
也孕育了“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罗氏沼虾“万亩虾塘”。陈彦成 摄
近年来,
高要罗氏沼虾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正稳步朝着标准化、可持续、
高效能方向迈进,
“高要罗氏沼虾”的名头越打越响。
▲ 罗氏沼虾。陈彦成 摄
早在2019年,高要区罗氏沼虾成功入选“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达7.6亿元。目前,高要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32亿元,产量及产值均占全省的70%、全国的50%以上,罗氏沼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就有10000多人。
一只小小的罗氏沼虾,
如何造就亿元产业?
接下来,又将游到哪里去?
答案就在这里
在培育壮大罗氏沼虾产业上,高要可谓下足了功夫。按照“培优虾苗供应链、壮大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延伸品牌价值链”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集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罗氏沼虾“万亩虾塘”航拍图。陈彦成 摄
补齐补强养殖链条
养虾先选苗。
“长不大,育苗难”是罗氏沼虾苗种产业最突出的问题,也因此被称为“玻璃”产业。今年3月,肇庆百容(高要)罗氏沼虾暨牛蛙种业园项目正式动工,填补了高要罗氏沼虾产业链上种苗繁育这一板块的空白。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成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达产后每年繁育罗氏沼虾苗6亿尾,可辐射肇庆罗氏沼虾养殖及全国12万亩养殖面积。
▲ 高要罗氏沼虾。陈彦成 摄
目前高要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适宜养殖罗氏沼虾的池塘均已开发养殖,为破解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瓶颈,高要出台《肇庆市高要区推广稻虾(鱼)共作实施方案》,重点推广“稻虾共作”生态养殖,预计本年度推广面积10000亩。这一项目无疑为广大罗氏沼虾养殖户壮大养殖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罗氏沼虾助力高要农业增效增收。赖家乐 摄
罗氏沼虾对养殖技术要求高,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力量护航。高要深入推进科企合作,积极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西江实验室)、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接。随着西江实验室高要分中心(高要鱼虾检测监测站)、高要西江虾谷研究院等进驻,越来越多的专家力量下沉到了田间塘头。
▲西江实验室高要分中心(高要鱼虾检测监测站)。赖家乐 摄
“直接对接上专家资源,养殖户就在家门口就可以对罗氏沼虾进行病害检测,不仅能缩短治病害的周期,罗氏沼虾的成活率也会大大提高。”作为高要区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梁光铖对专业养殖技术力量的渴求毋庸置疑。
▲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西江日报记者 孙捷 摄
立足本地养殖环境特点,高要不断补齐补强罗氏沼虾养殖环节上各项要素,建立起罗氏沼虾养殖流通标准、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成立罗氏沼虾协会等,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虾塘管理,实现智能水质监测、生产管理日志记录、疾病远程会诊等,保障养殖环境,提高养殖产量与质量,提升养殖效益,促进罗氏沼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拓宽销售链 延长加工链
▲罗氏沼虾预制菜品走上了市民的餐桌。梁诗茗 摄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水产暨预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每天成交罗氏沼虾6万斤;以罗氏沼虾为招牌菜的特色农庄遍地开花,罗氏虾生挑动了无数食家的味蕾;2022年美团买菜罗氏沼虾销量超过400吨,同比增长102%;今年美团买菜与高要区绿存养殖合作社共建“本地尖货直采”基地,预计销售量将实现翻倍增长;向线上借力,蓄力发展肇庆首个农村电商“E网兴农电商产业园”,延长销售链条......
高要大地上,
以罗氏沼虾为主导的产业销售红红火火,
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武汉等
省外城市及部分东南亚国家。
▲罗氏沼虾预制菜品。梁诗茗 摄
培育壮大精深加工产业,也是高要着力推动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的有力举措。高要现有肇庆市恒兴水产有限公司、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等水产品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量6万吨,产值13亿元,年出口创汇5800万美元。其中以恒兴水产、振业水产等为代表的企业在预制菜赛道上逐浪前行,使得罗氏沼虾的产业链也得以不断向精深加工延伸。
▲今年1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高要区“中国罗氏沼虾预制菜产业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邓达荣 摄
资源集聚推动稳链补链
当前,高要聚焦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整合上下游资源,重点打造“高要特色农业生产—预制菜深度加工—区域农产品物流—农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农业体系。
每逢周末,莲塘镇荔枝村、哈哈乐农耕文化园内人头攒动,一场场“书香莲塘·乡村领读者”亲子研学活动唤醒了寂静的殿华学校、荔枝村。大家在百年私塾感悟读书的真谛,在千年古村中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哈哈乐农耕文化园内感受高要的农耕文化、了解罗氏沼虾的前世今生......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航拍图。陈彦成 摄
“书香莲塘·乡村领读者”是莲塘镇结合高要“百里侨乡·虾米桂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联合小悟龟书吧,依托神符山、万亩虾塘、千年古村等资源倾力打造的品牌活动,在研学、游玩、饮食文化等各个环节植入罗氏沼虾元素,赋能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罗氏沼虾“万亩虾塘”。陈彦成 摄
当前,高要以企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叠加效应强化建链延链,高标准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水产加工业、肉禽加工业、果蔬菜预制菜及调味品产业、冷链物流等供应链产业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条,推动预制菜产业上下游资源集聚,打造更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支撑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新协航冷链物流和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蔡冠科 摄
为使更多资源要素精准有效地向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汇聚,高要深入实施“西江党旗红·产业红链”项目,成立了罗氏沼虾产业链党委,构建“1+X+N”联建共建组织体系,建立起覆盖广泛、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工作模式,增强产业链党组织与企业之间、产业各经营主体之间、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以“红色引擎”激活罗氏沼虾全产业链体系发展活力。
▲ 高要城区航拍图。陈彦成 摄
相信未来,
高要这只小虾还能
游得更远、游得更快!
来源:高要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