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文明城|整治公共秩序,营造和谐文明社会氛围

开平融媒体中心
+订阅

开平市强化统筹,采取依法严管与宣传引导等方式,在全市主次干道、建筑工地、市场、校园等方面扎实开展城市公共秩序整治工作,努力打造安全、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营造文明出行环境

通过加大道路交通管控力度、完善标志标识、加强宣传教育、破解停车难题,推动交通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完善交通标识,保障出行安全。今年上半年完成标志标线1936平方米,其中警示桩109支,护栏100米,标牌341块(面)。

整改前

整改后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筑牢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大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停车、“僵尸车”处理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和规范电动车管理。今年上半年共查处违法停放车辆19249宗,查处交通违法电动自行车162宗。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常态化开展“五选一”交通安全执法教育活动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和文明素养。“五选一”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594宗、警告358宗、宣传教育1704人次,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318次、处罚25人。

四是凝聚多方合力,畅通出行之路。公安交警、城管局、三埠街道、长沙街道等单位以“增车位、强管理、促共享”为原则,积极扩建停车设施,破解停车“堵点”,让市民停车更便捷、出行更畅通。据统计,我市上半年共施划了超4500个摩托车、小车停车位,完成3188个停车车位智慧化改造,通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等方式,缓解市民停车难题。

扎实推进文明施工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规范管理,各责任单位以监督检查促规范、以问题整改促提升,重点从安全施工、规范施工、扬尘防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全市文明施工水平。

一是紧盯问题,深化责任重落实。市住建局将文明施工列为施工许可核发的现场踏勘条件,进一步规范工地封闭管理、内部环境道路、材料堆放、渣土处置、垃圾处理、安全施工标识悬挂等工作,今年上半年,结合安全生产日常督查对全市67个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39份,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紧盯规范,精细管理促长效。加强公路工程与养护小修作业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围蔽工作,及时替换破烂水马、补充缺失的施工警示标志标牌,确保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建筑工地督导工作,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扬尘洒水、运输材料时盖好帆布,规范工地管理,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农贸市场“内外兼修”

“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深入市场周边一线开展督导检查,重点督导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差、杂物乱堆放、食品安全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全面系统排查市场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整改意见,实现靶向治理。

一是加大执法巡查力度,成立市容专项整治组,持续开展市容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整治组共出动8000人次,规范不文明行为3000多宗,已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联合行动5次,梳理罗列清单问题184条,已全部落实整改。

二是开展“你送我检”下基层活动,对农贸市场经营主体逐户进行规范指导,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开展了8期“你送我检”下基层活动,接受群众送检340批次,其中合格338批次,合格率99.41%。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的日常巡查力度,促进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30人次,检查网吧114家次,游艺娱乐场所8家次,KTV28家次,出版物零售单位29家次,印刷企业25家次,娱乐场所双随机抽查2次,开展娱乐场所、图书馆、新闻出版等行业联合检查行动4次,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4次,有效维护校园周边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