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就来到了八月底
预示着
夏日假期接近尾声
马上就要
“开!学!啦!”
虽然“神兽”归位
但相信不少家长还是会夹杂着一丝担心
“假期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
反差这么大
我的孩子会不会不适应?”
“开学了,小朋友的饮食应该怎么调整?”
...
今天我们就听听营养师和心理专家怎么说
心理调适指南
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让孩子提前按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让孩子保持一定量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可通过收拾文具用品、购置书籍等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多聊学校话题
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等。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美好的愿望回到学校。
多鼓励,引导孩子
驱散消极情绪
许多孩子焦虑开学,是担心自己玩了一假期,回到学校后可能这也跟不上,那也做不好。家长此时千万不要抱怨与说教,而是多找找孩子在假期里的成长点、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孩子,使孩子明白,新学期就是新起点,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学期当中,就能取得比以前更大的进步。多表扬孩子,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上进心。
允许缓冲阶段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成熟,长假过后,儿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如厌学等,但因为孩子年龄毕竟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饮食调理指南
三餐分配要合理
马上就要开学了,学生作息和三餐要开始规律起来,早上不要睡懒觉,免得刚开学后早上会没有精神。
一定要吃早餐,学生用脑较多,而身体给脑组织输送能量,必须利用葡萄糖,若是早上不吃早点,会严重影响上午的脑力活动。时间久了,会影响记忆力。
午餐和晚餐不要“随便吃”,绝不可以用零食来代替,因为“顶饱”的零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低蛋白、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且均衡的营养。
增加蛋白质供给,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能提供合成免疫物质的肽类,因此要从奶类、大豆、鱼类及肉类中获取适量的蛋白质。
早餐中蔬菜不可少
据调查,学生早餐中最缺少的就是蔬菜和水果。主食、蛋品、肉类、奶类虽然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脂肪,但均为含硫磷元素多的食物,属于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是碱性食品,不仅富含胡萝卜素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还含有很多钙、钾、镁等营养素。如果学生早餐吃过多的酸性食物,且没有碱性食物来中和,会导致血液偏酸性,可使人整个上午思维不集中,因此,早餐中蔬菜不能少。
可以选择一些爽口的什锦泡菜、拌黄瓜、糖拌西红柿等等。吃一定量的蔬菜,不仅能够维持血液酸碱度的平衡,减轻胃肠道的压力,还能为机体及时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对学生健康发育十分有益。如果有条件,早餐最好再增加一个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补充铁元素及维生素C
铁元素的缺乏会造成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下降等,因此一定要保证铁元素的充足,防止贫血的发生。
而维生素C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因此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 动物血、肝、瘦肉、蛋黄、黑木耳、大豆 等食物,同时吃足量的水果和蔬菜。
吃橙色食物保护视力
橙黄色食物含有丰富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通过进食橙黄色的天然食物,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视力健康,保持皮肤润泽,抗氧化以及促进成长发育。
可以通过吃胡萝卜、芒果、柑橘、橙子、枸杞等起到护眼的作用。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细嚼慢咽,吃好一日三餐,餐餐合理,不漏餐,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合理选择零食;合理选择快餐;限糖、禁酒;学会看食物营养标签,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