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7日,202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夏季高峰会在深圳举行。笔者现场观察到,主题论坛亮点频出,精彩纷呈。来看看企业家们都聊了深圳哪些产业——
周鸿祎:深圳企业可以训练小规模的大模型
人工智能热潮滚滚,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大驱动力。然而,发展与风险也成为这枚科技硬币的两面,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样的人工智能,面对崭新的未来,人与机器究竟该如何共处,企业又能从中做些什么?
在“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的高端对话中,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拿今年热议的Chat GPT举例,认为OpenAI之路不一定完全适合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真的用OpenAI的ChatGPT,会发现它存在缺乏行业深刻的理解、数据泄露、训练成本极高等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还有另外一条路,美国今天也在往这条路上发展,就是把大模型“拉下神坛”,换句话说,把大模型做“小”。把大模型做垂直、做专之后,它对企业更了解。
“尽管目前我们在原始创新上需要时间去追赶,但是我们人口众多,企业众多,场景众多,比如深圳就有几十万家企业,如果都训练出小规模的大模型,大模型无处不在,将会产生很多产业创新的机会。”周鸿祎说。
云天励飞CEO陈宁:深圳重视提升“深度学习”能力
深圳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深圳云天励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宁指出,在场景开放与算法训练领域,存在着很多机遇,但是需要行业的标准、需要技术的标准。比如过去三年,深圳都站在全市角度提出建设鹏城自进化智能体,成为了国内较早提出要打造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近年来,深圳也在智慧城市的各领域推动建设这样一套技术体系,例如像无人驾驶的L1到L5的技术标准,用技术标准去衡量各类场景开放的目标和效果,去推动形成“从应用生产数据、数据训练算法、算法去定义芯片、芯片再去规模化推动应用”四位一体的闭环,才能真正做到应用反哺技术。
他预测,未来可能每个人都有3台机器人,家里一台服务机器人,办公室一台工作机器人,还有一台出行机器人,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或者低空载人无人机。“这三台机器人可能都是由大模型,甚至大模型演变的未来的一些新的技术路径驱动,我也希望这里面都会有我们边缘计算的芯片。”陈宁说。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未来世界级消费品牌会诞生在深圳
深圳是全国茶饮消费的风向标,被称为“新茶饮之都”。一方面,饮茶是深圳人重要的饮食习惯之一;另一方面深圳具有庞大的年轻消费人群,为新茶饮品牌的诞生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再加上深圳毗邻港澳,供应链的便捷为新茶饮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奈雪的茶于2015年年底在深圳成立,在产品和体验上的不断创新,并创造更多让消费者在空间里互动的场景,逐渐从深圳走向全国。
“我们越来越发现,奈雪已不仅仅是年轻人的社交场所,而是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会客厅。你会发现,在奈雪,既能看到白领相约在此谈事,男女朋友过来约会,也能看到妈妈带着孩子过来享受亲子时光。以深圳为例,目前约200家门店,有超850万深圳人购买过奈雪。”
她认为,未来世界级的消费品牌会诞生在深圳。深圳具有年轻、活力的城市基因,创业者怀揣梦想却又务实、接地气。深圳能做出品质好、售价不高,且品牌美誉度高的产品。加之深圳企业一直有“走向海外”的传统,因此非常有机会输出全球品牌。茶饮类消费品牌亦不例外。
翰宇药业余品香:AI+生物缩短研发周期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科在进行着跨界融合,AI也逐渐渗透进生物科技产业,并在该领域里狂飙突进。
翰宇药业执行总裁余品香表示,翰宇药业是专业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多肽药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药品研发一直跟时间赛跑,能提前研发出新药,对于患者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她感受到,AI已经深入渗透到药品研发环节。她以公司实际研发为例,指出研发某一款创新药失败率很高,成功率只有10%,而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筛选环节可以提高成功率,也可以将研发周期缩短到1/3,大大提升研发效率。
【撰文】徐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