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龙”自由,即将实现!斗门传出最新消息

今日斗门
+订阅

个大肉厚、味道鲜美

备受吃货们喜爱小龙虾界新贵

——“淡水澳龙”

在斗门成功实现虾苗本地化繁育

同时30亩的工厂化养殖基地正在筹建

澳龙自由要来了!

这是怎样的繁育模式?

未来如何实现量产?

一起来看看!

走进獭山村的一亩田生态农场(以下简称一亩田),随着潺潺的流水声,一片约20平方米的白色的水槽印入眼帘,一只只澳洲淡水小龙虾,伸着大钳,在池中欢快游弋。

“这里的水槽就是‘虾屋’,都是工厂化育苗车间,里面养的都是升级版的龙虾。”一亩田项目创始人苏礼恒掀开水槽盖,向小斗展示说,“这个虾屋是一格一格的,澳洲淡水龙虾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养殖时要放置虾屋来提高成活率。既能为龙虾提供避处,同时也模仿自然环境,满足虾爱躲避的生活习性。”

苏礼恒介绍,这里采用的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澳洲淡水小龙虾从交配、产卵、幼苗成长整个繁育过程,都是在这些系统里完成,而且水是循环使用,零废水排放。

苏礼恒一边介绍,一边捉起一只澳洲淡水龙虾,它蓝褐色的虾个头足有半只手掌大,生猛壮实。

2019年,一亩田在莲洲镇獭山村投建落地,基地占地约4700平方米。2022年,为解决当地养殖户的虾苗需求,苏礼恒建起了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孵苗繁育车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攻克突破,今年5月,车间已经成功出苗。

苏礼恒

一亩田生态农场创始人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已经出了4.3万多尾的虾苗给当地的养殖户试养,目前生长情况良好,预计3到4个月后小龙虾就能上市了。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外形酷似海中龙虾,因原产澳大利亚,又生活在淡水中而得名。

▲澳洲淡水龙虾(右 )和 普通小龙虾(左)对比

其个体一般在100-200克,最大可达500克,体大肥美、肉质细嫩、味道香甜、营养丰富,被誉为小龙虾界新贵。那么澳洲小龙虾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培育出来呢?

“澳洲淡水龙虾具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道鲜美、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等优点,还没有季节限制。”说起龙虾,苏礼恒滔滔不绝。别看他现在说起龙虾头头是道,但他从事养虾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问及为何想养澳洲淡水龙虾时,苏礼恒憨笑道:“都是因为养殖户的‘拜托’”。原来,早在一年前,当地一位养殖户找到了他,说想跟他合作一起繁育小龙虾,那是他第一次吃澳洲淡水龙虾,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我们这里有一套工厂化的水循环系统,就想着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产业项目。苏礼恒说,自养殖龙虾那天起,他一有时间就会跟着学习摸索,“一开始我觉得我也可以,没想到那么难。”

入行容易发展难,技术攻克过程并不是很顺利。“一开始我们是引进一批种虾,但因为应激反应,虾苗并没有孵化成功,导致成本过大。”苏礼恒回忆自己繁育虾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苏礼恒(右 )和同事交流养殖经验

苏礼恒不断摸索养殖龙虾技巧,一有时间他就跟着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学习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苏礼恒终于摸清了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特性,攻克了繁育技术。

苏礼恒告诉小斗,看似生猛的澳洲淡水龙虾,却有着“娇贵”的一面。传统的繁育模式大多采用水泥池暂养抱卵虾,种虾孵化一茬苗后,就会死亡,这种传统育苗方式成本高,种虾损耗大,虾苗产量有限。“我们的系统不仅让虾苗的存活率高,而且同一批种虾的产小虾的次数会也比传统的那种方式会多10倍以上。

苏礼恒表示,细节决定成败,育苗的每一环节都很关键,目前基地已掌握了繁育技术,为日后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

澳洲淡水小龙虾苗成功培育的背后,是一群走在农业现代化科研前沿珠海本地与港澳的青年。

“团队”的7位成员都是“专业选手”。项目创始人刘昌华与联合创始人苏礼恒分别主修生化技术研发及养殖技术,为土生土长的珠海人;而公司副总经理、营运总监李李同样在珠海长大,有着7年海外留学及管理培训和15年国际集团管理经验。除此之外,担任CFO的施珊珊则为澳门青年,有着丰富的工厂化养殖经验;销售总监林锶锶则来自香港,有丰富的销售经验。通过强强联合,他们在斗门开辟出全新的发展赛道。

▲科研人员正在在做实验

“通过工厂化循环水核心技术让繁育的环境条件变得可控,苗种生产能做到批量化、规模化,实现全年供应。”苏礼恒表示,目前已在莲洲上栏村筹建一个占地30亩的工厂化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内会建成投产。

▲水产养殖项目基地效果图

苏礼恒算了笔账,目前澳洲淡水龙虾的市场价60-80元/斤,刨除成本外,按照亩产500斤计算,每亩纯利润至少有3000多元。而斗门的气候,一年还可以养2造,前景广阔。

苏礼恒

一亩田生态农场创始人

这个基地我们建成的话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是一个标志性的作用,它承载了一个技术的输出,培训输出,也是我们第一个上规模的能够真正出经济效益的一个旗舰基地,未来养殖基地产值将达到千万元以上。

苏礼恒说,振兴乡村需要年轻的力量,现代农业农业也会是将来的一个风口,而农村也会成为一个年轻新农人干事创业的沃土。

期待产业做大做强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让更多人轻松吃上“澳龙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