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
这么“潮”的复古西装头,
竟出自70岁老人之手?
朝阳理发店的老板钟新才,
与店相伴,已走过24载。
在这,时光被按下了暂停键,
故事,从铁锈的转椅、
旧式的理发刀中款款而来
......
/朝阳理发店/
点击进行沉浸式体验
01.
#宝藏店铺 藏身小巷#
美发沙龙随处可见的当下,老式理发店,已日渐式微。而在井岸镇朝福路355号,却有一处老式理发店,执着地伫立着。
只见刷白的墙面被暗红的油漆,认真却不端正地画上了“朝阳理发店”几个硕大的字。写满年代感的门面,依旧如二十年前的模样。
为了不遮挡“招牌”,红底黑字的对联贴在门框的两边和水泥预制板的门楣上。理发店老板钟新才正坐在店门口,望着门外的车水马龙。
进入店内,复古气息迎面扑来。搪瓷热水瓶、老式小铝杯、带点沙哑的旧音箱,空气中夹杂着旧式头油的味道。整齐排放的理发剪刀和剃刀都被岁月侵蚀出了痕迹,见证着每一寸流逝的光阴。
“老钟,照旧!”随着一声爽朗的呼喊,老顾客邱叔踏入,打破了平静。“收到!”老钟回应。
钟新才已年过七旬,人称老钟。他在桌面挑出合适的工具,准备为座椅上的邱叔理发。
老钟为邱叔修面
老钟用的是传统的剃头方法:先剃四周,让头部呈现一个大概的头型;再修眼眉;接着刮耳毛;最后一道工序是胡子。俗称“两面三刀”。他宝刀未老,手势灵巧,爽利的刮刀在面颊和下巴上舞蹈。
邱叔告诉小斗,他光顾了这里20年,只需一个眼神,老钟便能做出他最“心水”的造型。“不单如此,附近的老街坊,每逢“龙抬头”、儿孙满月等日子,都会来请老钟帮忙理发、剪胎毛。”他笑道。
02.
#老板身份 并不简单#
除理发师外,老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老师。60-70年代,他在广东江门的学校里做过语文、数学、物理、体育四门课程的教师。“我现在每个月还领着教师补贴呢!”提及这段经历,他神色一亮。
老式理发摊〡资料图
1982年,他循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搬到珠海拱北,开始从事理发工作;1993年,他定居斗门,在街头摆了个理发摊,因价格公道,手艺出众,赚到了“第一桶金”。
朝福路(旧朝阳路)街景〡资料图
1999年,他攒够了钱,盘下一间小小的店面,开了理发店,至今已营业24年。老钟介绍,门前的这条路旧时名为“朝阳路”,“朝阳理发店”便由此而来。
问起他为什么会转行,老钟叹了口气:“以前做老师工资低,一个月工资27元,无法养家糊口。现在不同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生活也有保障,教书育人,非常好。”
在理发之外,老钟也有自己的爱好——写字、画画,因此,店里贴满了他的作品,仿佛举办小型展览。老钟的作品,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细细读来,颇有几分味道。
在最后,老钟告诉小斗,“活到老,学到老。”他积极拥抱新鲜事物,学会了剪年轻人的复古油头、西装头。“我想让这些后生仔知道,传统手艺也可以很‘潮’!”
· 朝 阳 理 发 店 ·
- 营业时间 -
9:00—21:00
- 店铺地址 -
井岸镇朝福路355号
▲点击上方导航可至
一间开了24年的小小理发店,
一位怀揣匠心的70岁理发师,
是满满的旧时情怀。
城市的历史,
不止有轰轰烈烈的烟尘往事,
还有那些日复一日,
细碎却珍贵的市井记忆。
|统筹、采写:谭古楠
|出镜、配音:曹木
|照片、视频拍摄、剪辑:谭古楠
|海报、编辑:谭古楠
(部分资料图来自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