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日本又地震!​台风“达维”或造成海水倒灌|核污染水或在240天后到达中国,排海画面曝光→

青春江门
+订阅

我本以为我们可以一起走到最后

可没想到走了几步

你就开始打车了

8月24日

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从核污染水排海现场画面可以看出

海水呈现出两种颜色↓↓↓

随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现场画面公开,

海水出现两种颜色,

#都排成鸳鸯锅了还嘴硬是安全的#话题冲上热搜。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4日报道,

针对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

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所谓“虚假信息”,

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加强性应对与传播政策,

该计划金额预计约700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35亿元)。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0年2月发布的核污染水处理报告,这笔“公关预算”几乎是核污染水排海预算的20倍,蒸汽排放预算的2倍,日本政府宁愿花钱公关,也不愿采用危害更小的核污染水处理方案。

研究称日本核污染水

或在240天后到达中国

25日,一则“有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240天到达中国沿海,1200天后覆盖北太平洋”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据悉,该研究分析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2021年,清华大学就做了核污染水在太平洋的扩散的实验,发文分析福岛核污染水在太平洋的扩散机理。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氚的宏观扩散模拟结果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随后,污染物一边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污染物的排放位置是在福岛附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高浓度区域将沿着35°N线附近向东延伸,从开始的东亚附近海域扩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现浓度较低的浅粉色,而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浓度较高的红色覆盖。

日本大使馆提醒在华日本民众:

谨言慎行

25日,日本驻华大使馆在日文版页面发布声明称,因不排除发生意外情况的可能性,请大家注意:

(1)外出时,尽量谨言慎行,如无必要时不要大声说日语。

(2)需要访问大使馆时,请密切注意大使馆周边情况。

两天内,日本发生3次地震

据央视新闻援引日本TBS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8月26日7时2分左右,日本茨城县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2,震源深度60千米。

此前,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8月25日6时48分(当地时间8月25日8时48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远海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9.50度,东经143.55度。

据日本广播协会当地时间25日报道,当天19时12分左右,日本岩手县以东海域发生4.3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1,震源深度10千米。

今年第10号台风“达维”生成

可能助推海水倒灌日本

据中央气象台8月25日消息,25日5时,今年第10号台风“达维”生成于关岛东偏北方向约920公里的洋面上。

从路径来看,预计28日至29日,台风“达维”将抵达日本东北地区及北海道以东海域,随后转为向东移动。而日本福岛县正位于日本东北地区。

台风“达维”是否会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尚未有相关方回应。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表示,“达维”卷起的风浪可能造成日本核污染水向东传。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也于8月24日下午生成。

目前,“苏拉”“达维”“双台共舞”,且西北太平洋海面上还有一个热带系统正在活动,未来可能发展为11号台风“海葵”,未来一周很有可能会形成“三台共舞”。“达维”“海葵”有可能助推海水倒灌日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