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张海鸥做客“广州诗词之夜”,细述李清照的淑女情怀

南方+ 记者

8月25日,由广州市文联、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购书中心、广州市作协承办的“广州诗词之夜”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张海鸥,以“花·酒·愁·词——李清照的淑女情怀”为主题,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品读古典诗词。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自年少便有诗名,诗、词、散文均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词压江南,文盖塞北,集柔情与豪气于一身,其中不乏淑女情怀。《全宋词》载录李清照词共47首,其中“花”“酒”是李清照词的主要意象,“愁”则是李清照词主要抒发的情感。

“‘淑女’的代表人物有西汉卓文君、东汉史学家班昭,苏轼的发妻王弗等。”张海鸥介绍,“淑女”二字出自《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以“幽闲贞专之善女”进一步阐释。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淑女”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文,即有文化、有文学修养、有文艺气质。

“李清照具有典型的淑女气质,是最具标志性的淑女、才女。”张海鸥表示,李清照的词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情思时露时藏,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细腻的特点, 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

张海鸥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为读者详解李清照十首词,以“花”“酒”“愁”几个关键词为线索,串联起李清照的诗酒人生。

如早期代表作《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抒发了少女伤春情怀,而《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虽有离愁别绪,却时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古代知识女性所特有的矜才尚艺的人生理趣。

张海鸥介绍,自金兵入侵后,李清照南渡,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愁绪更浓,因此,李清照写出了《添字丑奴儿》“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愁损北人”,《武陵春》的“风住尘香花已尽”“载不动、许多愁”,《声声慢》的“三杯两盏淡酒”“满地黄花堆积”“怎一个愁字了得”等流传千古的名句。

“身处动乱时代,她选择了从闺房走向广阔的社会,去直面现实人生。”张海鸥表示,李清照凭借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兴衰,用诗文留下了一个关注国事、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淑女”的精神世界。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杨乐娟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