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举办的东莞市中华诗词大会上,有两所学校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在2020年,两校包揽了从小学到中学、从团体到个人的大赛四项冠军,惊艳四座。这两所学校便是茶山中学和茶山中心小学。成绩取得的背后,集团化办学在其中功不可没。
2018年12月东莞市茶山中学教育集团签约揭牌。集团以茶山中学为龙头学校,以中心小学、第三小学为中坚力量,致力打造茶菁教育优秀集团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九+N”一体化纵向办学模式。
茶山中学课堂
所谓“九+N”一体化纵向发展模式,“九”指九年一体化,“N”指集团化成员校。集团希望通过此模式实现:于学生,一到九年级统一规划,确保学生个体成长的连续性;于学校,在核心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课程开发、校园文化上实现一体化构建。
集团内部注重构建九年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学科知识与技能、个体学力与群体学力、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素养三大方面进行一体化衔接。从校本课程开发上看,既有集团文化“茶菁”特色,又在不同学段上呈现有效衔接。以诗词教育为例,集团学校学生均可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中接受诗词训练,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针对比赛的专业选手,集团龙头学校还输出培训机制、经验,提升成员学校应战水平。事实上,两所学校的获胜并非偶然:在2018年的东莞市“中华诗词大会”上,茶山中学代表队和茶山镇中心小学代表队就双双夺冠,2019年茶山镇中心小学也获得该组别的亚军,显示出了良好的诗词素养。
“一体化”的集团发展思路对学校和师生的成长是综合引领。例如,在师资队伍融合发展上,集团内部打破了教师“一校所有”的格局,龙头学校领导交流到成员学校,发挥行政团队先行引领作用;在教师聘任、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运作;搭建“茶菁大讲堂”等集团平台,邀请教育行业精英前来讲学,通过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再如,以“九年一体化茶菁德育”为引领,成立集团德育研究会,编纂校本德育教材,举办“茶菁少年”等评选,打造五大校园节庆,培养“茶菁校园文化”,形成了体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科研德育、智慧德育等五大德育特色。
如果说茶山的教育集团化采用的是一体化纵向办学模式,那么麻涌则选择了一种同学段的横向教育联盟形式。
坐落于麻涌华阳湖畔的古梅一中,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全寄宿初级中学。2019年,在“四互四共”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引领推动下,学校由东莞中学初中部托管,正式更名为“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
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
集团化办学的初衷,也是借此良机为古梅一中发展“填谷造峰”,即弥补学校发展上的短板,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同时突出办学特色,不断突破办学成绩,并保持高位发展。为此两校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学生培养、师资建设、特色创建、文化创建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为古梅一中发展注入了多重新生力量。
优秀实干的名师团队提供人才支撑。东莞中学初中部50多位名教师成为古梅一中教学顾问老师,并安排了常务副校长等7名骨干教师到学校任教。通过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带动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
莞初式的精细化管理深入校园。东莞中学初中部一贯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让学校、教师甚至饭堂都成为同学们最坚强的后盾。集团把其管理模式引进到古梅一中,使饭堂、教室、办公室、卫生间处处实现升级改造,学习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多维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教育品质提升的“工具箱”。基于集团的分组对接管理机制和科组互动教学机制,古梅一中共享莞初优质的教育、教学、平台和活动资源,实施教学同步,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古梅一中专场)品质教研展示活动
在管理共建、德育共进、教学共研、队伍共济、机制共轨、师资共享的助力之下,古梅一中整体办学水平逐步实现优质化、高效化,加强了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了教书育人品质。2021年底,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集团化办学成效凸显。
【统筹】王慧
【撰文】黄婷 林群贤 毛敏
【摄影】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