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锻造硬核“头雁” 领航乡村振兴

南方+

“我们村有很多林地,想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又觉得把树砍了很浪费,导致集体经济一直难以发展。在外出浙江、云南学习时,我看到别人不砍树,也可以在林下种植、养殖,实现增收致富,我们也可以借鉴。”信宜市朱砂镇罗林村党组织书记黄昌勇外出学习后与村“两委”干部分享先进经验,在本村“碳”索生态发展新途径,盘活林下经济,让森林资源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实现“生态经济”双收益。当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5万元。

罗林村的变化是信宜市“头雁工程”的缩影。近年来,信宜坚持在施训赋能、激励鼓舞、监督管理上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一支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头雁”队伍,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梁,在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上争优、争先、争效。

培训赋能 提升硬本领

信宜围绕做好村级换届“后半篇文章”,通过大规模外出、精准化施训、传帮带培养等方式,破解村级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

信宜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在浙江长宁村学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经验。

“走出去”拓宽思维。信宜市组织402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外出全国最优山区县学习培训,到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形成为人民谋长远、开新风的思想共识。

“靶向训”精准提升。信宜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河道综合治理等专业素质和土地审批、涉农资金使用、农房管控等业务能力,每年通过县镇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或专题研讨班为“头雁”队伍进行至少10场次的专题培训,培训超过4000人次。

通过与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茂名开放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合作,每年给予一定的学杂费补贴鼓励“头雁”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力争到2026年,“头雁”本科学历和本科在读村级党组织书记占比达到60%以上。

玉都街道旺同村党总支部书记在玉都街道办跟岗锻炼。

“跟岗练”厉兵秣马。信宜市非常重视县、镇两级对村级干部的传帮带作用,选派60名表现优秀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列席镇班子会议。20个镇(街道)每年选派四分之一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到市镇(街道)两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综合治理等部门相关岗位进行跟班锻炼学习。

目前,已有56人次的村级党组织书记积极参与镇级各个部门的跟岗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启发灵感、拓展思路,切实提高“头雁”领航能力。

正向激励 焕发新活力

信宜市建立完善“政治上有发展前途、干得好有经济奖励、在岗时有合理待遇、离任后有生活保障”的激励保障体系,让村级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既有劲头又有奔头。

政治上给待遇。持续拓宽村级党组织书记上升通道,每2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公开招聘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为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明确将“镇(街道)内排名前30%”作为选聘的基本资格,为镇(街道)党(工)委开展村级工作提供抓手,真正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断提振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经济上给保障。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发放,2022年为402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发放人均6600元的绩效奖励。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机制,每人可按程序领取绩效考核补贴和不超过600元的月专项工作补贴,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带领“两委”干部集中精力干事创业,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对正常离任村级干部按照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发放生活补助,极大地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东镇街道礼垌村党总支部书记在“柏桥讲堂”授课。

事业上给舞台。信宜推选政治过硬、群众认可、实绩突出的“能干会说”型村级党组织书记走上茂名“柏桥讲堂”。东镇街道礼垌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云燕在“柏桥讲堂”上讲述因地制宜塑造“礼垌香薯”品牌、为当地村民增收16万元,让“头雁”们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催生出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葡萄串效应”。

从严监管 锤炼优作风

信宜市坚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头雁队伍建设中,将管思想、管工作、管纪律贯通起来,不断增强管理监督实效,切实严出精气神、严出战斗力、严出好作风。

注重抓长抓常“管思想”。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干部调整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13个县直有关部门严把资格联审关口,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建立“一人一档”资料库,备案登记全市402名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档案资料,建立健全约谈、调整、处置机制,提升管理精度。实行乡镇包片领导跟踪管理,每周与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谈心谈话,精准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信宜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在云南弥勒市参观城市规划馆。

紧盯日常平常“管工作”。组织部门及镇(街道)党(工)委以群众满意度测评了解“头雁”在抓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等重点工作的动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有效地转变工作作风。用时2个月实地了解核实402个村(社区)的“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加强分类分级结果运用,其中运行良好的338个,占比84%,整体表现优异。对表现优秀的干部,持续跟踪培养,优先推荐评先评优,对表现欠佳的干部,帮助整改提高,着力建设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善于治理的“两委”班子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规范权力运行“管纪律”。《关于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的通知》扎紧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监管“笼子”,出台《信宜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工作方案》等文件对村级“两委”干部及其他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进行制度约束,筑牢乡村善治根基。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信组宣

编辑 苏斯铭 彭奕菲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