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集团化办学②|资源统筹跑出教育“加速度”

教育莞家
+订阅

有赖于“直筒子市”的特殊办学体制,长期以来东莞的区域教育保持着分散式和极具个性化的发展格局,同时镇街学校影响力常囿于本地,教育资源流动也易受阻碍。

如何搭上全市品牌学校培育工程以及集团化办学快车,推动区域教育再上台阶,各镇街必须得充分发挥办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抓住资源统筹关键要素,让学校在公众面前“秀出肌肉,亮出品牌”。在这过程中,也彰显了东莞在奋力打造品质教育,跑出教育“加速度”的独门招式。

镇街资源整合带来发展奇迹

1988年,经国务院批复,东莞撤县建市,结束了东莞1000多年县级建制的历史。与此同时,东莞并没有设置县一级政府,而是开创性地实行了地级市直管镇的行政架构,并一直延续至今。

来自镇街内部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的潜力,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在东莞特殊的行政架构之下,园区、镇(街道)承担本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和招生,东莞各镇街有相当的办学自主权和灵活性。要改变局部落后的教育现状,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和均等化水平,那么加强镇街统筹和资源整合,推进镇街品牌学校的培育工作则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教育信息化水平偏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编制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教学管理人才匮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些都曾是茶山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他镇街相比,茶山镇的教育基础优势微乎其微。如何打响镇街教育品牌,强力整合镇内资源,谋求突围发展,正是品牌突围的“茶山方案”。

东莞市茶山中学教育集团举行揭牌仪式

东莞市茶山中学教育集团举行揭牌仪式

为此,茶山镇实施“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建设”双驱动战略。以茶山中学为龙头学校,以中心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为中坚力量,在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推出独具特色的“九+N”一体化纵向办学模式,致力打造“茶菁教育”优秀集团品牌。

从现实镇情出发,各镇街因地制宜探索品牌建设,也贡献了教育品牌培育的多元路径。布局打造“古梅教育”品牌,麻涌的步子走在前面。

2014年,麻涌镇就从外省引进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全国名校长,接管麻涌中心小学和古梅第一小学,以提升两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磨其特色与品牌。多年来,麻涌镇各学校足球、武术、粤剧、游泳、科技、射击等特色也较为突出。同时全镇推行校长轮岗,引领全镇学校走上发展“快车道”。这都为品牌学校培育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体育节开幕式

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体育节开幕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扎实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麻涌引入东莞本地名校带来了从0到1的突破契机: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东莞中学初中部与麻涌镇古梅一中“牵手”,开启了集团化办学之路。名校资源的充分调动,教育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善美教育”品牌得以一举推出,优质教育品牌打造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教育品牌崭露头角之后,麻涌顺势而为,借鉴他山之石做好自身品牌梳理,大力争创“古梅教育”品牌,如今镇内4所学校已被成功认定为东莞市品牌学校。

资源的高效整合给镇街教育带来了发展奇迹。茶山中学、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长安中学、大朗镇巷头小学、厚街镇前进小学、寮步镇香市小学、麻涌镇古梅第一小学……一所所来自镇街的优质学校突出重围,在全市老百姓的眼中由“籍籍无名”变得“耳熟能详”,品牌的扩大效应正在它们的身上体现。

镇校协同发力打造东莞样本

东莞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下,镇街资源高效整合可能带来发展奇迹,同时也给镇街教育发展带来挑战——只凭各镇街单打独斗,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容易遭遇壁垒和阻碍。若僵化地固守阵地,极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陷阱,进入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循环之中。

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先进校的理念、管理、教研等输出,能够有效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的教育集团,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品牌学校的优势和力量,破除单个学校“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

面对资源相对不均的现状,品牌学校的诞生可以说是带着使命而来,以期发挥优质学校带动牵引作用,助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以看见,伴随着一所所品牌学校的出现,以“品牌学校+集团化”的形式,镇校之间的合作穿越行政区划屏障,在莞邑大地上完成了一场资源配置的自组织变革。

“品牌学校+集团化”的形式,推动东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品牌学校+集团化”的形式,推动东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石排镇和品牌学校的教育结缘,首先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2019年7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集团)石排中学揭牌。作为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与石排中学以“紧密型托管”的形式,开启了集团化办学历程。随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还作为龙头学校与石排中心小学采用“二托一”的方式共同托管燕岭学校,成立石排镇教育集团。此外,石排镇还引进石龙三中和石龙中心小学托管东翔学校。在“集团化+托管共建”的办学形式深度改革中,多所镇外品牌学校成为了石排镇办学的优质资源支撑。

2019年9月2日,开学第一天课,石排中学老师准备了全新开始,从“心”出发,带着孩子们去发现和感受学校集团化办学以来由外而内的全新改变

2019年9月2日,开学第一天课,石排中学老师准备了全新开始,从“心”出发,带着孩子们去发现和感受学校集团化办学以来由外而内的全新改变

发挥协同效应,加强镇校合作,成为了不少镇街的共识。2019年底,一则《关于同意在清溪中学新增高中招生的批复》受到了许多东莞家长的关注。这意味着已停办了十年的清溪中学高中部即将要复办。次年,东莞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并对清溪中学进行托管,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清溪中学办成教育理念先进、学校特色明显、教育质量优良的优质学校。

2020年6月5日,东莞高级中学与清溪中学举行集团化办学签约仪式

2020年6月5日,东莞高级中学与清溪中学举行集团化办学签约仪式

无独有偶,洪梅镇将洪梅中学委托给可园中学管理,在集团化办学之下通过理念引领、文化融合、管理共建、教师培养和资源共享等五个提升工程,以期实现两所学校“共进、共建、共享、共荣”,迅速提升洪梅中学的办学水平。东坑则重金投入6000万元,深化与品牌学校的合作,借力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助推东坑中学品牌发展,筹建东坑镇第四所公办小学——“松实附小”,探索成立具有“莞乡坑土”文化特色的小学教育集团。

不难发现,通过合作共建机制,品牌学校正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实现以强带弱,帮助镇街校群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同时镇校协同发力,品牌学校红利也将借此惠及每一个镇街,带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渐朝着“家门口的好学校”的远景奔去。

【统筹】王慧

【撰文】黄婷 林群贤 毛敏

【摄影】孙俊杰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