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集体下调佣金,降印花税还远吗?

289财经热点
+订阅

8月24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陆续发布佣金下调通知。下调的范围基本一致,沪深交易所A股、B股、存托凭证下调0.00146%,北交所下调0.0125%。

事实上,这是8月18日证监会推出六大举措活跃资本市场的必然结果,当天,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齐降证券交易经手费。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可以预见的是,后续还有更多券商跟上降佣金的步伐。

但该名业内人士也明确指出:“对比一周前交易所的降费公告会发现,实际上券商此次宣布降的是为交易所代收的经手费,并未降自身收取的纯佣金部分。”

究竟谁在降费?答案是交易所

据了解,证券交易费用是指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时应支付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包括印花税、证券监管费、证券交易经手费、券商交易佣金等,通常按照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其中,印花税、证券监管费由政府部门收取,证券交易经手费是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券商交易佣金则是券商经纪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多项交易费用都打包由券商向投资者收取,扣除政府、交易所规定的费用之后,剩下的才是属于券商的交易佣金。正因为如此,在三大交易所发布8月28日起下调交易经手费后,引发券商集体跟进下调佣金。

券商自己下调了吗?暂时没有

先看三大交易所的降幅,沪深交易所将A股、B股证券交易经手费从按成交金额的0.00487%双向收取下调为按成交金额的0.00341%双向收取,北交所由按成交金额的0.02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0.0125%双边收取。

计算下来,也就是沪深交易所降0.00146%;北交所降0.0125%。而各大券商宣布的下调范围基本统一在上述范围内。

至于未来是否有券商宣布佣金下调的幅度要超过经手费的幅度,这是不确定的。在专业人士看来,券商是否降低自己的服务费用,这是市场行为,降或不降都是券商的权利。    

交易佣金是券商经纪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经纪业务又是大多数券商的营收和利润的“压舱石”。2022年,经纪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上市券商有三家,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是164.25亿元、109.52亿元和105.88亿元。

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券商打包收取的交易费用从0.01%至0.05%不等。

能省多少钱?交易10万元省1元多

假设小明在沪深交易所买入股票,花费10万元,按照0.00146%的降幅计算,省了1.46元;卖出同样计算;假设是在北交所买入股票,花费10万元,则按照0.0125%计算,省了1.25元。

所以有网友算完账纷纷表示:“我差的不是佣金,是本金。”也有网友发出拷问:“降那么一点,有什么用呢?”

有不少作用,首先,这是实实在在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以沪市2022年全年成交额来计算,此次下调0.00146%的经手费,一年就向市场让利了约28亿元。

其次,在多位专家看来,较低交易费用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增加交易量和流动性;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交易中来;还有助于降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

印花税会降吗?市场呼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降印花税的市场呼声最高。与其他费用双向收取不同,它只在卖出股票时收取,买入时免征。但是,其额度按照成交额的0.1%收取,该税率由国务院规定,税收归中央财政,是交易费用的“大头”,业内估算约五六成。

对于市场的关切,证监会在8月18日的答记者问环节进行了回应。证监会表示:“从历史情况看,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活跃市场交易、体现普惠效应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关具体情况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题为《关于进一步改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若干思考》的演讲中提出,建议取消印花税,以降低交易成本,激励资本市场增强活力、健康发展。

放眼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征收过证券交易印花税,其中,美国于1966年停止征收,德国于1991年停征,此后,日本、新加坡等国陆续停止该税种的征收。

但也有声音指出,活跃资本市场,关键不在降费,而在增强财富效应。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徐鹏所言:“相比调降印花税,如何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尤其是中长期资金,节制过度融资、减持等‘吸血现象’,切实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更好回报投资者更为重要。”

南方+记者 张艳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