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与13位海外汉学名家对话学术人生

南方日报出版社
+订阅

和宇文所安聊唐诗宋词,与顾彬嬉笑怒骂、“把盏吟诗”,跟随比尔·波特寻访陶渊明遗迹,听孙康宜漫谈中国“才女文化”,和司马富一道眼馋“东坡肉”,看嗜好书法的毕罗体验“兰亭雅集”……

翻开《琳琅集——海外汉学家访谈录》一书,我们仿佛与这群知名汉学家面对面谈话。本书既涉及对前沿学术问题的探讨,又讲述汉学家与中国结缘的人生故事,新见迭出、妙趣横生,呈现出当代海外汉学家鲜活的人物群像。

书名:《琳琅集——海外汉学家访谈录》

编者:南方都市报

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定价:58.00元

包邮价:42.00元

一、专家荐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中外交流,文明互鉴。海外汉学家从独特的视野对中国文明表达他们的思考,为中国的学术界提供一种新的角度。而《琳琅集》则从媒体的视野对这一群体进行观察,涉及他们所擅长的中国历史、哲学、思想史、文学、艺术、民俗等诸多领域,在以深入浅出的笔触为公众展示他们广博的学识和崭新的视野的同时,深挖其人生的“中国故事”,从而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饱满的当代汉学家群像。

——康保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确是这部海外汉学家访谈合集予人的印象。它展示的不是一本本艰涩的学术著作,而是一个个学人练习汉文,行走山河大地,徜徉于诗歌、文献、翰墨、书画之间的鲜活历程。

最初触动他们走上研究中国文化之路的,可能是一个方块字、一声铿锵的音韵、一位漂亮女孩。后来从翻译开始,便在语言交换中发现新世界,看到别人,观照自己。他们从现在回到过去,自远古通往未来;在当代诗歌中听到《诗经》的回响,在工人身上看见立地成圣的可能。他们致力于拨开中外东西男女二元对立的雾障,在文本小异中窥见普世人性、宇宙大同。他们提醒我们不要盲信所谓的“西方方法”,而更相信平等相处、畛域无分。毕竟,终极的理想,应该是把这个“他们”也消解掉,最终只剩一个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共同体——“我们”。

——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海外汉学是一项多重对话工程:与文本对话、与理论对话、与中国对话、与世界对话。《琳琅集》更说明它是鲜活的人与人的对话。对话所呈现的不只是客观的成绩、现实和问题,更是个人的情怀心性、时代的感觉结构以及对中国永恒的热情与关切。众声喧“华”,如鸣佩环;金玉良言,满目琳琅!

——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二、阵容豪华,13位知名汉学家齐聚此书

2022年5月起,南方都市报推出“琳琅集·海外汉学访谈系列”,采访当今活跃于中国研究相关领域的海外学者,我社将该专题报道辑录成书。由书及人,由学术及人生,既梳理海外汉学家的学术历程、研究成果、视野方法,也书写其中国情结、人生故事。

“琳琅”原意为美玉,也譬喻珍罕的典籍、美好的人才。书中所呈现的13位海外汉学家,他们大多拥有极高的语言造诣,对中国历史文化也怀着深沉的热爱,其为学、为文与为人,常常让人有“触目琳琅”之叹,因此引为书名。

书中的受访者包括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宇文所安、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耶鲁大学首位华裔女性系主任孙康宜、在日韩籍汉学家金文京、哈佛大学荣休教授伊维德、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柯雷、美国著名汉学家司马富、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艺术与文化教授包华石、荷兰著名汉学家汉乐逸、美国著名汉学家龙沛、意大利著名汉学家毕罗、日本历史学家岸本美绪等文化、历史、哲学和艺术领域的海外汉学研究巨擘。

在一年的时间里,书中主创团队在大量研读相关学术著述的前提下,与世界顶级学者展开交流对话,完成了一篇篇兼具学术高度和可读性的精彩文章,其中《和唐诗谈恋爱,对宋词有话说》一文荣获2022年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在他们的笔下,各具特色的汉学家形象跃然纸上,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亦启人深思。

由于大部分采访采用英文进行,主创团队还延请知名学者为译文把关,例如,宇文所安的访谈译文由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亲自审校,伊维德访谈由学者、作家刘铮翻译,确保了访谈译文的准确、流畅。

三、宛如对谈,引领读者领略汉文化之美

在结集成书时,主创团队和我社编辑对书中所辑录的访谈文章进行了进一步打磨和修订,力求做到内容扎实、信息完备。本书大部分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提问精当而富有针对性,所答则大多由汉学家亲自执笔,文风带有鲜明的个性,读起来宛如与学者当面对话;还配以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图片,引领读者穿越古今,领略汉文化之美。

书中,海外汉学家所研究的内容广泛,唐诗宋词、汉字、书法、古典名著等细分领域皆有涉猎。若细读,读者将惊喜地发现,自己原以为熟知的领域,竟仍有诸多全新视角的精妙解读。

如诗歌,宇文所安教授在访谈中说: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里一直被人欣赏,但是人们把它作为一个类型化的“中国诗歌”来欣赏,这是我想改变的。我想向英语读者展现独特的诗人和独特的声音,而非一个笼统的“中国诗歌”。

又如关于才女,孙康宜教授发现:与西方这种排斥女性作家的传统相反,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流行表彰才女的风尚,才女被称为“女史”“彤管”“女博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文化传统比中国更注重女性文才了。

当今的中国已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发展立足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土壤之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刻体认,也需要来自域外的、他者的学术视野。希望《琳琅集》能为读者公众勾勒出当代海外汉学的发展概貌,展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交流、融通与碰撞,抉发中外学术蕴藏在多元景观中的“貌异心同”——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对人类及其命运作永恒的观照。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书目录

和唐诗谈恋爱,对宋词有话说

 宇文所安访谈

沉浸式了解中国文化,与学术对象“打成一片”

 顾彬访谈

中国古代诗歌能做到英语做不到的事情

 比尔·波特访谈

没有其他文化传统比中国更重视才女

 孙康宜访谈

以“训读”为经纬,透析东亚“汉字文化圈”

 金文京访谈

让中国俗文学在西方汉学界“C位”出道

 伊维德访谈

真正理解中国当代诗歌,必须走入民间

 柯雷访谈

文化从来不是一种零和游戏

 司马富访谈

中国的知识资源启发了西方的许多现代观念

 包华石访谈

在汉语诗歌里发现“美”与“真”

 汉乐逸访谈

努力破除宋代“崇文抑武”之成见

 龙沛访谈

要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离不开书法

 毕罗访谈

用崭新的视野看待明清时代

 岸本美绪访谈

长按识别二维码,享微店优惠购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