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榴莲忘返?流连忘返!

胡世云
+订阅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音不同字,表达的意思可谓千差万别。今天借“流连”与“榴莲”之同音,重温成语之余,聊聊有“水果之王”美誉的榴莲有何药用价值。

  【释义】

  流连:留恋不止。返:归,回。留恋不止,忘了回去。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现多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了孟子去到齐国,齐宣王接见并与其交谈,期间孟子分享了一段齐景公与晏子的故事:

  从前齐景公曾问晏子:“我想到转附、朝儛、琅琊等地去走走玩玩。我该怎样做才能比得上过去圣贤君王的出巡呢?”晏子回答:“问得好!天子到诸侯各国去叫做‘巡狩’,就是巡视诸侯所守的疆土。诸侯向天子‘述职’,就是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可见君王出巡,是为了工作。春天出巡是巡视耕种情况,对困难户给以救济;秋天出巡是考察收获情况,对缺粮户予以补助。

  所以民间有顺口溜说:‘王不来游,我哪有救?王不来走,我哪有助?诸侯诸侯,也要游游走走。’过去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欢迎君王出巡的。可是现在不同了。国王一出巡,兴师动众,到处派粮派款,大吃大喝,真是劳民伤财,怨声栽道。如此出巡,而且流连忘返,荒亡无行,使诸侯也很为难。

  过去圣贤君王的出巡,是为体察民情,不是这样流连荒亡地只图自己玩乐。您要怎样做,自己决定吧!”之所以说是流连忘返,晏子有曰“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备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往后,“流连忘返”一词便用于形容迷恋游乐,忘了归途。后多指迷恋美好的事或物,舍不得离去。

  看完成语的故事,我们来谈谈榴莲。

  榴莲,为木棉科榴莲属常绿乔木榴莲的果实,有“水果之王”的美誉,主要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目前我国海南的金枕榴莲也能够实现“树上熟”。我国最早对榴莲的记载是明朝初期,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从马欢在《瀛涯胜览》中写道:“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俗语有云“一只榴莲三只鸡”,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因此,国内鲜食榴莲的人数越来越多。

  据宋代《证类本草》记载:“韶子(榴莲古称),味甘,温,无毒,主暴痢,心腹冷”。

  现代对榴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榴莲壳(果皮)、果肉及种子。其中榴莲壳含有多种化合物和营养成分,包括Ca、K、Fe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也包括酚酸和酚苷、类黄酮、香豆素、三萜类、简单苷类、纤维素、色素等。而榴莲果肉主要化学成分则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黄酮类、多酚类、花青素类成分。

  榴莲果肉挥发油以含硫化合物为主,主要为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四硫醚。这些含硫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臭味,这也是榴莲独特气味的来源。榴莲种子含有大量以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种子胶。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榴莲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激活热受体等多种活性,特别是榴莲壳的抗菌、抗炎、保湿、促进伤口愈合、抗糖尿病、止咳及镇痛、抗亚硝化反应和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方面研究较多。

  目前,大家对榴莲以食用其果肉为主,榴莲肉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适当食用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但要注意的是,榴莲热量高,糖分也较高,热性体质者、糖尿病患者就不大适合。此外,果肉中还含有大量钾元素,若本身肾功能有异常者,进食榴莲而摄入大量的钾,可能会造成身体水平衡出现紊乱,电解质也失衡,就会加重病情。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还不错?【点赞+在看】来一波 ▼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