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支撑。近年来,惠阳区良井镇因地制宜,不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已进行“四好农村路”改造约90.12公里,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全域旅游等工作,使良井镇逐步走上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实现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7年,惠阳区就完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5个村的主环线项目13个,示范片区支环线项目8个,串联起了良井镇矮光村、时化村、霞角村、大白村,共约35公里。新农村示范片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更优的道路基础设施,也为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了样板。
在霞角村,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共有13座,其中4座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最老的距今约500年,生动展示了当地的历史风貌,成为惠阳区“红色记忆▪穿越惠州”5个打卡点之一。此外,霞角村还有古韵公园、下园公园、同心圆农业公园,这3个公园环境优美,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从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开始,霞角村硬件设施大大升级,水泥路变成沥青路,并有了“霞角大道”。霞角大道把一座座客家围屋和小公园串联起来,为美丽村居提“颜值”增“气质”。
村民杨叔:“我们的村道靓了,还有公园、绿化、百姓欢乐舞台,老百姓都很满意。”
霞角村乡村风貌的改善、乡风文明的提升,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吸引了20多名外出乡贤、人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助力产业振兴。目前,霞角村已建成了“年年红柑桔基地”等农旅、文旅和农工结合等多个优良产业项目,年产值250万元,辐射带动8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或发展农家乐饭店,乡村旅游蓄势待发。
良井镇的乡村道路共有161.831公里,截至目前,“四好农村路”改造约90.12公里。在这些村道中,乡道Y709线更是上榜了惠州市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
良井生态旅游路(乡道Y709线)起点位于省道S357线矮光村路口,终点位于县道X202线时化村路口。该路全长约6.371公里,路面宽6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2车道,属于三级公路。良井生态旅游路是推动良井镇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矮光村、时化村引入了一批优质的农业产业项目入驻。
据矮光村党总支委员李桂林介绍,2005年之前,乡道Y709线这条主干道是泥土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被水泡,村民出不去。2006年以后,泥路铺上了水泥,村里也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从传统农耕转为现代农业生产,释放了劳动力,也提升了土地流转速度。2016年,这条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碧桂园文旅项目(凤悦·良井原乡)入驻,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多。同时,村民承包土地种植水果、利用闲置房屋开办农家乐、打造农耕体验项目等,致富增收的渠道增多了。
矮光村丰富的农业资源、便利的交通、优秀的环境不但引进了区经营集团合作代耕代种,还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洽谈合作。
“这条Y709乡道也被称为了全国四好农村路,也是全国四好样板路。路本身没有产值,但是路给我们村带来了一些农业产业,对企业的进驻是很好的帮助。”矮光村党总支委员李桂林说,这是因为企业看到了村的交通和环境,这就是路带来的效益,我们经常讲的,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很多产业包括农业产业、文旅产业的负责人都过来我们村洽谈相关的项目。
良井镇表示,下来在规划道路建设中,将考虑各村特色,以农村公路为基础,导入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项目,结合当地实际景色进行特色景观绿化,建设特色旅游路,带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文学群 赵晓雪
编辑:朱光阳 张丽华
原创 转载请注明: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