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文化振兴:华师学子为鳌头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南方+ 记者

暑假,华南师范大学沁夏服务队在茂名市鳌头镇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省级重点团队,沁夏服务队与鳌头镇结对,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鳌头镇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活动期间,沁夏服务队围绕“社会治理+文化振兴”的实践主线,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鳌头治理经验,总结提炼出“五治”并举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挖掘鳌头古镇文化,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访基层一线,研治“鳌”经验

华师学子以鳌头镇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为切入口,通过走访鳌头的9名基层干部,深入调研鳌头镇社会治理情况。团队总结提炼出了具有可推广性的鳌头镇乡村基层治理模式,即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并举,为当地基层治理的发展提供了高校理论视角,助力鳌头振兴征程。

“鳌”游今夏,“遗”揽风采

结合当地传统乡土文化、红色党史和建筑历史,华师学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夏令营活动。

沁夏队员在书法文化艺术课上指导同学毛笔的使用技法。

团队采取多形式、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带领鳌头青少年在南一村书法艺术馆中感悟楹联书法的悠悠雅韵,跟随官地洪拳传承人黄静思、黄淑盈领略武术魅力。

在水稻系列课程中了解鳌头水稻专业镇的发展新面貌,在手工创作中培养对龙舟、木偶戏、醒狮与年例文化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让鳌头青少年感受家乡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推动文化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妙笔生夏日,彩绘沁乡间

结合鳌头镇的书法文化、乡村风情与地方产业,华师学子以淡雅的墙绘艺术为鳌头创设了独特的文化场景。青竹黑瓦、绿柳红莲、罗非鱼跃,队员们用手中的画笔,让原本灰沉的瓦砖水泥墙焕发出新的光彩,为鳌头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拍照打卡。

沁夏队员在南一村书法艺术馆外绘制特色文化墙绘。

此外,应南一村书法艺术馆邀请,团队设计网红打卡立牌共2个,将放置在百福巷与福运公园,以现代化表现形式赋能鳌头文化振兴。

讲鳌头故事,展人文风华

为了讲好鳌头故事,华师学子走进“文武双全”的官地村,感受醒狮舞动的气势与楹联书法的底蕴;拜访古稀老人陈苏先生,探寻鳌头古镇历史文化渊源;深入飞马夜市,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与基层治理新路径。

沁夏队员拜访鳌头古稀老人陈苏先生了解鳌头古镇故事。

通过人物访谈与素材采编,团队创作系列视频,将其作为传播鳌头人文的载体,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擦亮鳌头古镇文化名片,助力鳌头文化传承与发展。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鳌头镇政府与沁夏服务队第二年校地合作,也是鳌头镇加强校地联动、深化与高等院校人才有机衔接、建立长效化合作机制的再一次探索。

南方+记者 杨金凤  实习生 邓雅文

通讯员 刘汉杰 林楚柔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