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面貌、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城市承载力、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近期,鼎湖区认真思考谋划,坚持将常态文明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在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营造建设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让文明场景随处可见,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文明”携手“晴雨棚”
在每个十字路口的周边都有这些绿色晴雨棚伫立着上面印有“文明出行 安全你我他”的宣传标语提醒市民群众要在红绿灯下讲文明 斑马线上见精神
十字路口有了“绿宝宝”,晴雨棚下温度明显降低,闯红灯现象也相对减少。遇上突如其来的雨天,市民可以跑到晴雨棚下避雨,或者在此换上雨衣。
有了晴雨棚,等候红绿灯的非机动车、行人有了防晒挡雨的地方,马路上的文明在细节处尽显。
“文明”相遇“智慧化”
为持续推动视频监控建设,实现各主要干道、重要路口、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完善交通前端设备建设,鼎湖区多区域已新增、改善了高清电子监控。
记者观察发现,很多路口已具备违章抓拍条件,电子警察配套交通标志牌部分在不断完善改造中,“雪亮工程”覆盖率100%。
严查严防 守护平安
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出动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针对性检查,排除隐患,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文明”共建“管网”
为进一步提高鼎湖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改善河涌水质环境,在城区污水主干管网基本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污水接户支管,接入到户,源头将居民楼的污水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实施范围覆盖坑口街道、桂城街道、广利街道、凤凰镇,拟建污水管道长度约166公里。现已建成管网约100公里。
数字门牌让基层治理更有“数”
通过上线“数字门牌”,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以及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宣传阵地转移到线上平台。群众通过数字门牌,点击“入户访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弹窗,即能看到走访团队的暖心联系卡及问题反映渠道,人们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在线登记问题。
走访团队在线上及时给予回应、线下及时跟踪落实,并会同相关部门沟通解决。数字门牌与大走访的结合,使民生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的鼎湖区,处处文明风,满目新图景。接下来,鼎湖将继续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倾力打造更宜居、更干净、更有序、更文明、更智慧、更繁荣的城区,让常态化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到鼎湖区的方方面面,让文明写进每个群众的心里。
资料来源:鼎湖文明网、鼎湖区文明办、文中各单位
编辑:林雪莹
一审(一校):韦平
二审(二校):马凯勇
三审(三校):颜晓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