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融惠民措施落到实处,梅州农商银行当好支农支小金融主力军

南方日报 南方+

“酒好不怕巷子深,有钱不怕无人贷”是传统观念。如今,梅州农商银行将金融触角深入一线,由“坐门等客”变“主动对接”,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精准注入客户,让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创新信贷产品,市民足不出户可办理贷款;打造优秀客户经理队伍,提升服务质效;实行金融特派员驻村制,延伸服务广度……今年以来,梅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深耕支农支小,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接下来,梅州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坚守支农支小、支持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小而美”地方法人银行,不断创新经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为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农商力量。

以党建为引领

“金融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

“小吴来了,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政策?”见到吴小田上门,桃尧镇的村民热情地招呼他。来自梅州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吴小田如今多了一个身份——金融特派员。

“多亏了梅州农商银行,资金马上得到了解决。”柚农刘秀华说,她种有30多亩金柚,因扩大柚园规模需要一笔资金,当时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吴小田。为减轻刘秀华的负担,吴小田帮她申请了贴息贷款。

据悉,该行采取“网格化+金融特派员”模式,把基础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和社区各个角落,主动上门了解新市民金融需求,助力解决新市民“业务办理难、产品销售难、担保贷款难”等实际问题。

至2023年6月末,行内行外共派驻639名乡村金融特派员,实现518个村居“金融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

金融特派员派驻工作是梅州农商银行实行党建结对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党建为引领,将金融特派员工作与城乡融合、乡村治理、农业农村改革等紧密联系起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企业管理是“目”,党建是“纲”,要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纲举才能目张。因此,梅州农商银行以党委抓党建、筑堡垒、攻坚克难,坚持以党建引领银行建设,切实履行地方金融的使命担当。

据介绍,梅州农商银行着力构建和完善“有效法人+有为系统”的系统治理结构和机制,将党的核心作用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有力创建“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开展“千行千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制定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实践活动,与当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共谋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目前,梅州农商银行党委与各镇街党委、辖内基层党支部与村(社区)党组织签订党建结对共建意向书。

以业绩论英雄

搭建精英客户经理团队

今年以来,梅州农商银行府前支行行长邹锦峰有了一个新身份——精英团队机构负责人。这对于邹锦峰来说,双重身份的背后是双倍责任。

    梅州农商银行府前支行大厅内,市民有序办理业务。  袁群华 供图

梅州农商银行府前支行大厅内,市民有序办理业务。  袁群华 供图

“这要求我不断提高岗位胜任能力、服务基层效率,发挥团队每个人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凝聚合力为广大客户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邹锦峰说。

今年1月1日,梅州农商银行开始实施精英团队激励方案。“紧紧围绕省联社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部署,我们积极搭建精英客户经理团队,通过建立顺畅的岗位通道,为精英团队干事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营销队伍战斗力。”梅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该行积极盘活以业绩论英雄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精英团队能进能出、岗位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更好地调动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鼓励客户经理主动“走出去”“跑起来”,最终实现将客户“引进来”,该行还制定专项激励保障措施,包括薪酬激励、荣誉激励、职业通道提升、综合能力提升等。

今年来,梅州农商银行新组建6个“精英网点”优秀客户经理队伍,借助移动设备,打破区域和网点设置,将柜台“搬到”村委、社区和企业。“移动服务、上门办理”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市民金融服务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季度开展“英雄榜”考核排名,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竞标争先的氛围。“通过‘英雄榜’来凝心聚力促发展,目的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见行见效全力推动发展。”梅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有压力更有动力,大家竞相争先,积极走出去,主动上门对接客户需求。”精英团队客户经理陈容方说,走访期间,对于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遇到的融资问题,能及时予以解决,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拉近关系。

企以才治,业以才兴。梅州农商银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通过打造精英客户经理团队,持续为梅州农商银行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以创新促发展

全面提升客户办贷体验

“我以为向银行申请贷款很麻烦,没想到这么简单快捷。”在梅城经营一家肉丸店的李老板办理完梅州农商银行“小微易”产品后,称赞该行便捷的金融服务。

近期,梅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得知李老板计划新开分店,但苦于周转资金不足,于是对李老板的经营、收入、资信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为他推荐了“小微易”产品,仅用1小时就办结5万元授信额度,还款方式随借随还。

“有了这个周转备用金,心里很踏实,让我放心去开拓新店。”李老板说,“小微易”利率低、用款才计息不用款不计息,对于生意人来说是很合适的。

据介绍,“小微易”是今年梅州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的“三易”移动办贷业务新产品之一,此外还有“三农易”“消费易”,让市民获得足不出户办理贷款的信贷体验。

“‘三易’产品为单一客户提供全流程贷款服务,轻松实现流程线上化、作业移动化、资料无纸化。”梅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经理田欢玲介绍,从办理到放款,整个流程最快可以在30分钟以内完成,大幅提高了客户经理办贷效率,提升了客户办贷体验感。

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该行共发放“三农易”“小微易”“消费易”3284户,投放金额45134.7万元。

据了解,寻求新的产品开发方向,积极做好新产品的推广工作是精英团队的重点工作之一。“带领团队在了解、挖掘、识别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本行多种金融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邹锦峰说。

与此同时,精英客户经理团队要不断跟踪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获取业务创新的第一手信息,快速传递、及时反馈本行职能部门。

梅州农商银行重视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结合梅州实际,落实好省联社部署制定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银行自主创新推出金融产品,全方位满足各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同时,在服务实践中,他们会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

金融产品创新,有新更要有“心”。该行认为,产品创新的成功之处在于“新”,更在于真正用“心”解决客户需求,任何一项产品的创新都要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卓嘉琳 张腾 杨英华

编辑 罗蔚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