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到9月,这场“下南洋”历史文化展亮相江门

南方+ 记者
《美美与共——新马土生华人历史文化展》主题策展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临时展厅②展出。
《美美与共——新马土生华人历史文化展》主题策展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临时展厅②展出。

陈列的展品体现了土生华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
陈列的展品体现了土生华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

陈列的展品体现了土生华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
陈列的展品体现了土生华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展出了历史图片、文物古籍和实物展品,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本次展览展出了历史图片、文物古籍和实物展品,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汇与融合。

图片展示了杰出的土生华人代表的故事。
图片展示了杰出的土生华人代表的故事。

图片展示了杰出的土生华人代表的故事。
图片展示了杰出的土生华人代表的故事。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土生华人是如何过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他们的婚娶迎亲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集合了马来、中华和西洋等元素的娘惹服饰有哪些特色,娘惹菜又是怎么来的……今年7月至9月,一场特别策展《美美与共——新马土生华人历史文化展》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临时展厅②展出,讲述了华人华侨“下南洋”打拼与生活的故事。

中国人“下南洋”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一部东南亚华侨史,就是华侨与侨居地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何谓“土生华人”?江门市博物馆介绍,是指部分华侨男子与当地土著女子通婚,因而形成的华族次族群。土生华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对话与融合的结果,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展示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极具文化多元化的特征。

据介绍,这场策展是由江门市博物馆、华侨博物院主办,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协办的,共分为“海丝遗珠”“多元交融”“俊彦辈出”三部分,主要展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的土生华人的历史文化,展览共展出历史图片和文物古籍照片200多幅,展出实物展品70余件套。

融合了海洋文化元素的祭祀用青花瓷器、1943年新加坡日据时期华侨结婚证书、20世纪初土生华人的银簪首饰和胸针钱包、丝绸制的娘惹卡峇雅服饰……在展厅里,一件件物品、一张张图片,描绘展示了土生华人社群在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生活图景,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沿着“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异国他乡与其他文明发生的碰撞、交汇与融合,让人领略感悟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多彩颜色与融合之美。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当年也有不少华人华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往东南亚地区打拼、谋生,这场策展也带来了不少“江门元素”,如祖籍广东新宁(台山)的伍连德便是一名杰出的土生华人代表,策展用丰富的历史图片讲述了他为中国现代医学建设而做出的非凡贡献。

【采写】南方+记者 黄烨倩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