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禁止日本10都县食品进口!韩国人开始恐慌性抢盐?

南方新闻网
+订阅

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

将从8月24日开始

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根据计划,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

至少要持续30年

香港、澳门:

禁止日本10都县水产品进口!

据香港“点新闻”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22日下午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计划见记者。谢展寰表示,特区政府会在8月24日开始禁止源自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潟、长野和埼玉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包括所有的活生、冷冻、冷藏、干制成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品、海盐以及未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草。谢展寰表示,相关的食物安全命令会在8月23日刊宪。

据澳门特区政府网站消息,日本宣布将于近日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入海,特区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为保障澳门的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特区政府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从2023年8月24日起禁止进口源自福岛县、千叶县、枥木县、茨城县、群马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及东京都共十个都县区的鲜活食品、动物源性食品、海盐及海藻,包括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肉类及其制品、禽蛋等。

特区政府表示,日方在未与邻国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决定将核污染水向海洋排放,是极不负责的行为。特区政府高度关注事件,澳门市政署一直和国家海关总署、拱北海关保持密切联系,亦已和香港食安中心建立通报机制。

韩国人开始抢盐

据新华社报道,在日本科学界中,有不少人对核污水处理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核污水排海的长期影响进行质疑。东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家乙坂重嘉就表示,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转化为有机结合氚后,在海洋鱼类和海洋生物中的积累令人感到担忧。他还强调了对放射性核素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的重要性。

不仅在日本,对核污水排海的质疑声仍在全球各地响起。

在韩国,公众对此事抗议不断。7月一项调查显示,80%至85%的受访韩国民众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计划,担心这会对海产品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由于担心污染,韩国已出现恐慌性囤盐,盐价近日飙升。

韩国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以应对海盐市场的波动。

7月26日,市民在韩国首尔一家超市购买政府储备海盐。新华社发(杨畅 摄)

消息出炉后,中韩股市与盐相关概念股大涨。

我们还能吃到安全的海鲜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中方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启动前就加强了对日本食品的进口管制,22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启动排海,中国是否考虑出台新的管制措施?若今后日本政府向中方提供相关专家有关核污染水排放的建议,中方会不会接受?

汪文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有关部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强烈敦促日方纠正错误决定,撤销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以真诚态度同周边邻国善意沟通,以负责任方式妥善处置核污染水,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为2.3451亿元,同比减少29%。《日本经济新闻》21日分析称,中国今年7月全面启动了对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进口额或是受此影响而下降。

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面对日本政府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许多人担心自己的餐桌上是否还能吃到安全的海鲜。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

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来源:南方网综合南方日报、中国新闻网、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社

编辑:小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