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三名”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推动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1日,清远市“三名”工作室建设成果展示暨教育论坛交流活动在清远市海德外国语学校举行。清远教育工作者和来自珠三角、省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三名”工作室建设的成果经验,共同探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妙计良策。
清远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常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清远市“三名”工作室建设取得的成绩。他提出要充分认识推进“三名”人才培养工程的重大意义;要大力提升“三名”人才的硬实力和影响力;要切实担当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专家讲座环节,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开放大学缙云学院党委书记刘勇武作“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乡村教育实践——‘共富’背景下乡村教育优质发展的县域实践”专题讲座,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当日下午分组举行了名校长、名班主任、高中名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分论坛,参会人员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2022—2023年度“三名”工作室及主持人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优秀学员证书。
清远自2013年起建立首批中小学“校长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和“班主任工作室”,推进“三名”工作室建设,开展“三名”人才培养。截至2022年,已开展三轮市级“三名”工作室建设和主持人培养工作,建成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231个。不少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从市级“三名”工作室成长、出发,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目前,清远已培养国家、省历届“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共3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23人。
今年是清远市第三届“三名”工作室建设的第二年,截至目前,“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提升培训项目已开展18场专题讲座、22组分学科入校指导活动和3场线上指导活动,形成110份工作室三年规划和110份工作室阶段成果汇报。
南方+记者 苏晨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