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亿制造大城的佛山,一大批经济大镇竞相发力,正形成奔赴千亿的梯队之势。
据初步统计,目前佛山共有10多个镇街GDP超400亿元以上,占全市镇街总数近四成。除狮山、北滘两个千亿大镇领跑外,还有桂城、祖庙、大良、荷城等冲刺千亿的“种子选手”,以及一大批产业发达的经济大镇争相朝着更高能级跃升。
镇街强则佛山强。镇街一直是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珠三角专业镇经济的“弄潮儿”到如今万亿佛山的高质量发展“顶梁柱”,佛山大镇怎样扛起大旗、挺起脊梁?在镇域经济愈发激烈的当下,又如何补齐短板、突围而出,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
顶梁柱
中坚冲刺腰部奋起,奔赴千亿汇成方阵
“一个个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工业区,一座座五光十色,充满勃勃生机的乡镇,仿佛是一艘艘昂首劈波的舰船……”1992年,新华社长篇通讯《风帆起珠江》呈现的珠三角专业镇经济引发全国关注。
时至今日,星罗棋布的专业镇仍是驱使珠三角经济破浪前行的风帆。作为广东拥有省级专业镇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佛山专业镇经济总量对全市经济总量贡献率保持在80%以上。
作为经济的“顶梁柱”,佛山大镇正以“头部领跑、中坚冲刺、腰部奋起”之势,汇聚成奔赴千亿列队方阵。
2017年,南海区狮山镇率先打响“头炮”,成为广东首个GDP超千亿元的经济强镇。此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去年该镇GDP达1313.49亿元,稳坐“广东第一大镇”。
紧随其后的顺德区北滘镇,孕育了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和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创造了全国约10%的家电产业总产值。去年该镇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东第二个“千亿镇”。
千亿“双子星”之后,最备受关注的,是一批冲刺“千亿俱乐部”的中流砥柱。
桂城去年GDP超780亿元,税收及综合竞争力稳居佛山镇街之首。
南海区桂城街道是“准千亿”队伍的先锋。该街道去年GDP超780亿元,税收及综合竞争力稳居佛山镇街之首。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核心街区,禅城区祖庙街道的势头强劲。去年GDP达745.19亿元,近五年内连续跨越3个百亿台阶。
冲刺千亿的“第一梯队”中,顺德区大良街道“低调”而有实力。2021年GDP已超600亿元。
相比起上述三个街道,高明区荷城街道是后起之秀,占了全区近七成经济总量,在佛山32个镇街发展规模中排名第5。
如果说上述四个街道是迈向“千亿镇街”的“种子选手”,那么处于第二梯队的腰部力量也至关重要,他们是佛山镇域经济的重要基石,其增长后劲同样值得期待。
冲在最前的是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和南海区大沥镇,去年GDP均超600亿元,均是佛山的传统商贸重镇。前者曾是全国唯一不锈钢名镇,去年销售额突破1600亿元。后者有“中国铝材第一镇”美誉,有色金属平台年交易额达4400亿元。
其次是禅城区张槎街道和顺德区容桂街道,GDP均超过500亿元。两者均为传统制造业大镇,前者是中国针织名镇,后者中国第一个千亿工业大镇,孕育了格兰仕、科龙、万和等一批知名品牌。
容桂是中国第一个千亿工业大镇。
此外,在GDP400亿—500亿元之间,南海区里水镇和三水区西南街道、乐平镇同样动力十足。三者均为千亿工业大镇,里水医药大健康产业年产值约占全市40%,西南是全国最大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地,乐平工业体量居全区第一、全市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与全国很多镇街相比,佛山“千亿镇街”后备军的经济优势不仅总量大,而且质量高。
比如,桂城拥有高层次人才2500名,占据南海全区半壁江山;祖庙、石湾、张槎三个街道地均GDP产出均超20亿元/平方公里,包揽全市前三。极高的创新含量和经济密度,是佛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压舱石
产业更新动能转换,力撑全市经济大盘
在千帆竞发的佛山镇域经济大潮中,一批奔赴千亿的经济强镇,正把产业优势锻造为发展长板,装上迭代升级新引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夯实基本盘,佛山的产业重镇坚持制造业当家,合力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以北滘和容桂为代表的家电重镇,积极推动工业设计和数字化转型,带动全区超3000家家电生产和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草”“灌”“乔”齐聚的多层次产业群落。张槎建设纱线运营中心、面料服务平台、童装总部基地和面料图书馆,打造千亿针织服装产业新集群。
打开新空间,佛山多个工业大镇坚定腾空间、造环境,把最好的土地留给制造业、留给产业升级。
张槎大力建设都市工业载体,推动“工业上楼”。
开发强度超过70%的容桂,通过规划调整将约3800亩的土地进行商改工、商改绿。张槎启动禅西都市产业示范区连片改造,力争盘整更新千亩连片区2个,整备产业用地700亩。大沥面向市场推出约9000亩土地,其中“工业上楼”项目、工业兼顾其他用途的项目占3/4……佛山镇域掀起一股产业空间再造的热潮。
开辟新赛道,佛山多个产业大镇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数字经济等新风口,紧盯龙头企业、“链主”项目发力,推动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作为传统制造重镇,里水近年来正在加快布局“一环数字科创产业带”,先后引入鸿浩半导体、绿智电机、美尔鑫等优质项目,今年上半年累计引入超亿元项目34个。凭借邦普循环、飞驰客车、佐尔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等项目,以及原有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乐平正成为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新极核,目标直指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随着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越来越多的经济大镇也愈发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让二、三产业“比翼齐飞”。
祖庙街道率先启建佛山企业上市服务生态集聚区。
祖庙在全市率先启建企业上市服务生态集聚区,服务佛山制造业拥抱资本市场。大良坚持“优二强三”,不仅引入了百亿级的赛威华南制造项目,还加快建设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金凤凰产融集聚区两大现代服务业平台。西南积极推进轨道双TOD建设和云秀片区的改造,探索文商旅融合与饮料食品产业联动发展。
大良加快建设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金凤凰产融集聚区两大现代服务业平台。
今年上半年,佛山GDP增长5.2%,同期全省GDP增长5%。支撑佛山跑赢全省大盘的“压舱石”,是一批经济强镇、工业大镇。
大沥规模以上工业总值增长6%,里水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全区第一,祖庙GDP增长5.8%,力争全年GDP再上一个百亿台阶……奔赴千亿的“星辰大海”,佛山大镇正马力全开。
向前冲
直面挑战练好内功,放眼全国对标先进
尽管“千亿镇街”后备军发展动力足、潜力大,但受制于镇级有限的资源,不可避免面临土地承载力低、产业空间饱和、创新资源不足、城市形态面貌滞后等挑战。
向更高能级跃升,佛山大镇正锚定千亿目标,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补齐短板、突围而出。
作为曾经的老牌工业镇,石湾保留了大量的低效老旧厂房及闲置土地,产出少且影响现状面貌较差。为此,该街道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仅用1个月打下东平云谷动迁“速决战”,激活了上千亩的城市空间,为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石湾相邻,张槎坚定为制造业当家打开新天地。张槎虽是全市倒数第三“小”的镇街,但近年来大力建设都市产业载体,推动“工业上楼”,预计未来三年每年释放超百万平方米的高品质园区。
里水积极推动鸿浩半导体与季华实验室开诊技术和人才合作。
同样以制造为主的里水,产业升级急需大量创新资源和人才支撑。今年以来,积极推动鸿浩半导体与季华实验室开诊技术和人才合作,引入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科创加速工作站。
容桂的产业实力很强,但城市功能品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为此,容桂通过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推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打造都市岛城、文化趣城、无界智城、立体复城,实现从“富起来”向“美起来”转变。
除了练好内功,佛山镇街还勇于跳出镇域谋发展,从全国的更大格局中,以更高的追求主动对标先进。
今年初,荷城明确对标全国百强区或百强镇街,全面查找差距,分析落后原因,实施重点领域赶超行动。并提出学习“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学习“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学习“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昆山精神。
走出去、学标杆,找出路,大沥更是马不停蹄。
兔年开工之初,大沥党政班子率队到祖庙、石湾、桂城等城市中心街道,考察当地村级工业园改造、全龄友好城区建设;一个月后,文化宣传战线干部深入“网红城市”长沙,展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5月中,机关、社区干部又奔赴上海、杭州、绍兴、义乌,学习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等先进经验……大沥希望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加快实现“中心大沥”的愿景。
一旦出发,必须到达。奔赴“千亿镇街”的万马奔腾的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佛山经济大镇挺膺担当、奋勇搏击,争当全省、全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
南方+记者 罗湛贤 蒋晓敏 阎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