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胸部CT检查的日益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被告知查出了
“肺部小结节”
很多人忧心忡忡,内心充满了疑问:
小结节是肺癌吗?
会不会恶变?
需要手术吗?
该怎么治疗?
多久复查一次?
该去哪个专科就诊?
这些就医困惑您是不是也曾遇到过呢?现在,这些都不是事儿了!
因为,从即日起,我院正式开设肺小结节专科门诊!由呼吸科、肿瘤科、胸外科、影像科专家团队共同对病人进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对肺结节进行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并全程健康管理;形成早期肺癌早诊早治的规范化、一体化、精准化诊疗平台;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为肺结节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有效减轻患者恐慌情绪,科学规范管理患者。同时,影像科可提供低剂量胸部螺旋CT肺小结节体检快速筛查服务,让您就诊更便利、求医无困惑。
如何预约挂号?
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白云医院” 或 “白云中医”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选择“预约&当天挂号”——“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肺小结节科室”——“肺小结节门诊”,如需进行肺结节CT快速检查,可选择“肺小结节筛查(体检)”。
↓↓↓
知识延伸
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实际上是一种影像学概念,指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引起肺部结节的原因很多,如肿瘤、炎性假瘤、结核、真菌感染、霉菌感染等情况。肺结节的分类依据直径大小大致分为:微小结节(3.0~5.0mm),小结节(5.0~10.0mm),结节(10.0~30.0mm);根据CT上的密度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和非实性(完全磨玻璃密度)结节。肺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形态、密度、大小及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
2.为什么需要行肺结节筛查?
肺癌几乎都是由肺结节生长而来,肺结节筛查的目的就是早期发现肺癌。目前我国肺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于首位,但早期肺癌无特异性症状。当患者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经出现晚期转移,治疗效果差。早期肺癌治疗效果好,尤其是原位癌及微浸润腺癌,结节切除后,几乎100%不会复发,可以达到完全治愈,所以早发现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及治愈率的最好的方法。低剂量胸部螺旋CT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最好的方法。
3.如果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如果在体检时发现肺结节,千万不要焦虑,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听从有经验的专家,跟踪随访,做出正确的处理,以防延误病情。如果是良性结节,需要进行年度随访观察;如果是可疑恶性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访、多学科会诊;如果是恶性结节,需要进行分期与临床干预。
4.肺结节(癌)手术是否需要开胸,创伤大吗?
目前大部分肺结节(癌)外科手术可以采用微创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胸腔镜手术,不仅不需要开胸,只需在胸部开1个3cm左右的微创刀口,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手术,手术创伤非常小。
5.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低剂量胸部螺旋CT筛查?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专家团队 ●
张春霞
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影像科主任。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0多年,现为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放射诊断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影像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影像专委会委员、广州市白云区医学会放射专业理事,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影像科、中日友好医院影像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影像科进修学习。
擅长:神经系统和腹部疾病影像诊断。全面熟练地掌握全身各部位疾病的影像诊断学知识,对各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小结节早期影像学诊断评估及全程随访管理。
孔连广
外二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外二科主任。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广东省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微创胃肠外科联盟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在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及复杂疑难手术如消化道肿瘤根治术、乳腺、甲状腺肿瘤根治术,坏死性胰腺炎引流术,门脉高压断流术等。对腔镜外科有较深的研究,能熟练开展普通外科常见腹腔镜手术,如腔镜疝、胆囊、甲状腺、胃肠肿瘤等手术。对胸腹联合伤危重患者的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肺癌外科治疗及全程管理、胸外科各类常规及胸腔镜微创手术有较深造诣。
林洁涛
肿瘤科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肿瘤科主任。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系林丽珠教授团队骨干成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包括SCI)20余篇。参编书籍四部,其中副主编两部。以参与者身份荣获202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荣获首届“华菁杯”临床循证研究方案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参与编写《肺癌中西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癌症相关性疲乏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参与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的研发。
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擅长: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使用中医方法处理癌性疼痛、癌因性疲乏及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针对肺小结节的病机特点,应用中医药全过程干预有丰富临床经验。
张秋彬
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师承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周洪彬主任医师,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
擅长:对肺部感染性疾病、咳嗽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肺小结节随访管理有丰富临床经验。
END
文字 | 影像科
编辑 | 庄梦
复核 |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