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有种”:大湾区“种业之芯”百花争艳

广州南沙发布
2023-08-21 19:47
+订阅

按:

民以食为天,这件天大的事南沙做得很出色。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南沙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发展迅速,众多相关企业在南沙集聚发展,良种、好粮、好菜、好茶、美食、美酒比翼齐飞,香飘万里。

为更好展示南沙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央厨房”方面取得的成绩,广州南沙发布从即日起推出“吃透”南沙系列报道,从“南沙有”“南沙有”“南沙有”“南沙有”“南沙有五个方面全面盘点南沙产业发展动态,总结南沙优势政策,讲述“食在广州,厨在南沙”故事。

近日,南沙本土培育的“穗丰鲫”品种获得国字号认定,该品种由广州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南沙区农业服务中心联合培育,是今年广东省唯一通过申请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据悉,近年来,南沙在渔业、蔬果等育种方面均有发力,全面落实国家种业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正在打造湾区“种业之芯”,持续优化种业企业发展环境,目前共集聚种业企业24家。

品:

“南沙造”鱼虾品种频频推出

日前,在广州建波鱼苗场,老板何建波带领小南参观“穗丰鲫”鱼苗。目前,这种鱼苗一年内可以在全国卖出10亿尾。据悉,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87号》,公布17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穗丰鲫”成功入选。

在南沙的鱼塘边,渔业育种正在蓬勃发展。5月份,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南沙区水产企业广州金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有限公司等参与联合攻关的“斑节对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品种。

这种以速生、多抗和耐粗饲新品种培育和提升种源自给率为主攻方向,培育具有生长快、耐低盐、耐氨氮或耐粗饲等多性状新品种。

位于万顷沙的诚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团队为技术依托,创新水产种业科技,着力打造以水产种质创新和资源保存、种苗繁育和供给、良种良养示范推广为核心体系的水产种业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公司与多个专业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孵化和培育合方鲫、抗病草鱼、杂交鳊、黄优1号等优质鱼类新品种。

据介绍,

全区现有

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

经省级审定的新品种23个。

食:

蔬菜种业A股第一股企业落户南沙

在广州市农科院南沙基地田间,特色菜心、番茄、瓜类等各色蔬菜新品种在这里种植,优质新奇的品种每年都吸引不少种子商和市民参观,南沙培育的菜心品种等也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据悉,为强化优质技术推广,广州市农科院南沙基地连续十几年举办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推广会,累计展示3万多个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的优良蔬菜新品种及集成配套技术。

而A股市场“蔬菜种业第一股”的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落户南沙,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蔬菜种子与植保产品提供商,主营业务为种业;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则从事国内外蔬菜、鲜食玉米、水稻等新品种的引进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从这里,南沙蔬菜粮食种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业:

24家种业企业联合打造“航母”编队

南沙正在打造湾区种业“航母”编队,一个以种植和水产育种为主的编队已经成型。

全区持续优化种业企业发展环境,目前共集聚种业企业24家。其中,种植类持证种业企业有8家,包括部级1家(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省级4家(穗方源、乾农农业、现代金穗、田联种业),区级3家(绿亨科技、茂农种业、隆平高科)。水产类种业企业则有广州市诚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一帆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

目前,南沙已与16家科研院所搭建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吸引海大、恒兴、温氏企业等知名企业集聚,全国首个淡水鱼类南繁基地建成投产,位列福布斯2022年新晋独角兽首位的广东中芯种业有限公司顺利落地;高质量打造现代渔业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大力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种业总部经济、加工物流、销售贸易、科普观光等综合功能,为种业全产业链提供核心驱动。

法:

打造湾区种业灯塔

小南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南沙全面落实国家种业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搭建“以科企融合为核心,推广、转化、服务三链叠加”的“一核三链”种业发展机制,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打造现代种业创新示范区。

南沙以科企融合为核心,搭建创新驱动平台,高质量打造现代渔业产业园,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采用“企业+高校”“技术+资本”“科研+商业应用”的模式,全力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种业总部经济、销售贸易等综合功能,为种业全产业链提供核心驱动,打造广东种业创新龙头。

做宽推广链,力促种业开放交流

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场+科技支撑+服务产业”原则,承办水产种业及健康养殖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聚集麦康森、刘少军等种业院士专家,为实现种业振兴出谋划策,破解种业关键问题等。

做强转化链,力促产业融合发展

创建以种业为引领的渔业全产业链公共研发平台,先后挂牌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观赏鱼基地、鲫鱼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产学研项目。

做优服务链,培育产业发展动能

编制《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概念性方案》,制定实施《南沙区现代农业增量提质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cyjy

文字:舒霞

图片:刘伟、资料图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