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粤办每年暑假都招收香港学生前来实习,旨在让香港青年实习期间,增加对内地尤其是大湾区城市的认识,以及了解最新的发展情况,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今年暑假,驻粤办及其辖下三个联络处共有13位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福州大学的香港学生参加实习。这是驻粤办历年以来,实习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驻粤办主任苏惠思(后排中)与(前排左起)实习生黄文燊(暨南大学 应急管理四年级生)、徐永霖(香港恒生大学 综合工商管理三年级生)、廖美仪(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中文系一年级生)、周邦庆(香港科技大学 金融与会计系四年级生)、林海怡(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中医学二年级生)、蔡梓霖(香港科技大学 市场营销二年级生)、孙浩贤(暨南大学 行政管理硕士二年级生)及部门主管们合影。
驻粤办的实习工作:
13位实习生被分派到以下岗位
公共关系组:整理驻粤办服务省区内与香港相关的新闻,并撰写撮要;协助筹备推广香港的大型活动。
经贸关系组:协助筹办活动;并就一些港商关注的法律法规及支援青年就业政策撰写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协助搜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政策法规、筹备宣讲会、安排访问行程及撰写宣传文稿,以及参加考察活动。
项目组:协助组织学生活动,提出活动建议并起草活动方案;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庆祝会嘉宾邀请,及在庆祝会现场协助联络香港青年和学生;协助到访高校和青年学生团体接待;以及日常与青年学生机构的联络。
入境事务组:协助撰写与申领香港旅行证件以及入境事务组工作相关的文章,并协助办公室的行政工作。
驻深圳联络处:协助收集有关深圳市和深港合作的经贸发展政策和措施的资讯,准备每日的深圳新闻摘要,协助办公室的行政工作,参与访问在深的政府单位、企业和文化场馆等。
驻福建联络处:协助收集福建省有关经贸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协助办公室的行政工作,协助筹备在福州市主办的“年度劳动法案例分享及香港居民在内地劳动权益实务讲座-福州站”,参与拜访在闽的政府单位及港资企业等。
驻广西联络处:协助收集及整合广西经贸发展的新闻、政策、法规和措施,特别是与桂港合作有关的内容;协助办公室一般行政工作;协助会议安排及技术支援工作;协助筹办“2023港人在桂营商实务讲座”;以及参与桂港青年交流活动等。
实习点滴:
▲驻粤办主任苏惠思及部门主管与实习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
▲驻粤办主任苏惠思(左一)与实习生交流。
▲实习生们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在驻粤办实习和在內地生活的体验。
▲实习生孙浩贤与周邦庆(后排)于驻粤办举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庆祝会上协助嘉宾签到的工作。
▲经贸关系组与实习生周邦庆(左四)及徐永霖(右四)合照。
▲项目组与实习生黄文燊(右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庆祝会上合影。
▲入境组与实习生廖美仪(右三)合影。
▲实习生杨思恒参与由驻深圳联络处主办的“暑期实习计划香港实习生聚会交流餐聚”活动,期间与其他香港实习生分享各自的实习工作体会和感想。
▲驻福建联络处与实习生黎宗怡(香港科技大学 环球中国研究二年级生)(右一)、林凯莹(福建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三年级生)(右二)参观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
▲驻福建联络处与实习生洪幼清(福建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一年级生)(右二)、何卓颖(福州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年级生)(右三) 聚会。
▲实习生余东泽(右一)于7月20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2023港人在桂营商实务讲座”,与驻广西联络处主任王卓然(中)合照。
▲实习生余东泽(前三排右一)参加于7月28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2023年桂港两地青年学生交流会和生涯规划分享会”。
实习生心声:
▲实习生蔡梓霖7月14日出席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香港特区政府及广东省港澳办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2023-广州”来到驻粤办实习。我本身祖籍广州番禺,希望毕业后回归家乡工作,藉此“实习计划”到广州感受工作环境,并了解到自己在内地工作具体需要精进的方面,有助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完善自己。
本来以为只会获分派到不足轻重的任务,但这一个月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公共关系组各方面的工作,亦有机会出席大型会议。
这次实习的得着是学习到特区政府的高标准及严谨,对于毕业后公关部、市场部的工作有了具体的概念。另一方面,认识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除了一起上下班,空闲时会分享工作所学、畅谈未来规划。
▲实习生周邦庆出席8月10日举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庆祝会。
我是直接透过香港科技大学报名参加驻粤办的实习的。未来打算应征公务员,看见内地和香港政策推展大湾区,必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希望透过在驻粤办实习,累积在内地工作的经验,而履历上也能展示作为青年对融入大湾区的决心,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我在驻粤办负责整理归纳大湾区各城市的营商优惠政策措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真研究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同事们都乐于分享经验,也教晓我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完整性和平衡性都要兼备,增长和提升了我的知识。
▲实习生孙浩贤(右一)与林海怡(右二)参与港澳青年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2023年首期结业分享会暨第二期迎新启动礼。
我是透过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举办的“展翅计划”分派到驻粤办实习。作为年轻人,试错成本低,在学时期参加实习活动,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免日后工作发现自己太“离地”,导致四处碰壁。
今次实习难忘之处,在于不但让我亲身体会在香港特区政府机构的工作氛围,更让我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实习期间,有来自元朗中学的学生到驻粤办参观交流,上司让我做一份面向青少年的简报,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作为驻粤办实习生,我有义务,且有责任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跳出“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壁垒”,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从而吸引他们打破地域界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是通过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主办的“展翅计划”被分派到驻粤办项目组实习,这并非我大学期间第一份实习,实习期也只有短短1个月,但这次实习却给我带来了最难忘的职场体验:提供了让我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锻炼了我更为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提升了我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包括学生活动前期策划、活动形式建议,及起草活动方案;同时还协助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6周年庆祝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项目组同事在工作上对我耐心指导,并创造各种机会,放手让我这个新组员“独当一面”:我还记得上班第二天就被安排负责到访高校现场接待及会议记录,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我更多是体会到部门对我的信任,工作的顺利完成更增强了我对自己的信心;另外,在驻粤办主办的香港特别行政区26周年庆祝会上,我独自负责活动现场香港青年学生的联络,为确保现场对接顺畅,我配合上司在活动前期创建不同微信群组,并在群组中担当驻粤办对外联络人角色,这项工作赋予了我更大责任,活动现场的对接工作虽然繁杂而又忙碌,但顺利完成任务后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在粤香港青年学生,同时也在工作中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这次实习,我还有机会接触到香港与内地互动交流最前沿资讯,拓展了我学业上涉及粤港澳大湾区范畴研究的思路,实现了实习与学业完美结合。再次感谢项目组同事热心陪伴和无私教导,让我收获满满,在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直面自身不足,这段经历对我未来的升学和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杨思恒参观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梦工场,认识创业基地如何帮助青年拓展业务。
今年暑假过得特别充实,有幸到特区政府驻深圳联络处当暑期实习生。这是我第一次来深圳,对地方的林林总总都充满好奇,虽然要花一段时间熟悉生活,而过程中也无可避免遇到困难,但是这一个月来体验的风土人情,更不用说各种好玩好吃的“值回票价”。
当然重点是有机会在内地工作,这是作为香港学生非常难得的经验。记得初来联络处时的紧张不安,幸好,遇到亲切友善的上司跟同僚们,他们无微不至的关顾至今仍让我感动万分。更感激的是可亲身参与深港两地交流事务中,通过参与访问各知名大湾区机构和企业,了解本地就业文化,以及青年人最新的发展机遇,不但获得丰富产业资讯,还从与不同年龄层的深圳朋友交谈中,知道不少地方有趣知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除了获得工作经验,提升办事技能,增加见识,也扩阔了视野,明确将来的路向。对于一直生活在香港的我,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一次历练。回港之后,希望能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驻福建联络处与实习生黎宗怡(右一)、林凯莹(左一)参观福州市港澳青年(台江)同心交流基地。
转眼间,这段我在驻福建联络处的珍贵实习旅程已经落下帷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探访了福建的港籍企业、福州潜力十足的公司、闽港合作交流的同心基地以及福建的政府机构等各类企业与机构,让我能够结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前景、优势和机遇。
期间,我也积极参与了联络处的日常运营与项目推进工作,协助收集整理闽港两地的资讯,策划研讨会行程。参与年度劳动法案例讲座的筹备过程更是让我学会了如何统筹筹备大型活动,撰写活动报告。
最后,我要由衷感谢驻福建联络处的同事们,在整个实习期间对我的关心与信任。他们特别关照我这个首次踏足福建的实习生,向我介绍了福建的工作文化和美食,还为我介绍了其他在福建实习的朋友,使我更好地适应福州的生活,也让这次实习之旅更具意义。
六星期在驻广西联络处的实习内容非常丰富。期间,我有幸能担当不同类型的工作,在经贸政策及资料整合、活动策划、行政和技术支援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不同的职责让我了解到香港特区政府在内地的工作,亦增强了我在数据分析、组织、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这些经验和技能对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方面定能发挥重大作用。透过协助筹办“2023港人在桂营商实务讲座”以及参与“2023年桂港两地青年学生交流会和生涯规划分享会”,我更有机会与桂港政商界代表接触,以及与桂港青年交流,这些经验实在难能可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